第975页

接下来没路了,得坐船。

石场长正在田头跟人说话,这会儿冬小麦已经绿油油,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其实就是收成好也挣不了多少钱,粮食的收购价太低了。

所以他看到周秋萍时就特别热情:“周经理,你这是来度假?”

现在他们农场好些产出都是靠着这位周经理的产业,光是每天3000只鸡的固定订单,就是农场的一笔大进项。

周秋萍笑着和人打招呼:“这不大过年的,想过来看看咱们农场的好风光吗?有船吗?我们想去岛上逛逛。”

话说出口之后,她又想起来,“哎哟,我都忘了,有没有新被褥?我这忘了带东西过来,晚上要是赶不回去就凑合睡一晚吧。”

农场有棉田,也有人弹棉花,做被褥。

听李东方说,质量还不错。吴教授他们就是在这里现买的,也省得来来回回地搬东西。

站在石场长旁边的农民笑得见牙不见眼,立刻接话:“有有有,我家就有。您喜欢什么花色的?马上给你拿过来。”

现在弹棉花的人多,买现成被褥的人倒少。她原先准备了自家过年用的,但今年冬天还好,不算特别冷。那几床厚被褥就闲置了。

石场长也招呼来了撑船的人,一个穿棉袄的老头。

后者看到高女士就强调:“我可没糟蹋你们的庄稼你们的菜,我的鸭子都老实的很呢。”

周秋萍这才知道是那位开了家庭养鸭场的大爷,他和她们约定,平常也帮忙照应江心洲,作为报酬,她们得允许他到岛上的树林和野地里去放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