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不置可否,只缓缓将视线落在沉默的我身上,“珂儿,李隆基将程野召走了?”
我一怔,回过神来,“是,今晨就走了,一日未归。”
太平点点头,“看来是要动手了,禁军那边怎样?刘清河的人马都备好了?”
“母亲莫急,他便是捷足先登除了韦后又如何?”我冷冷一笑:“那被投了毒的饼,以及那送饼的小宫女都在我们手里,这便是最有力的证据!”
婉儿也轻声宽慰道:“阿月安心,多亏珂儿早已料到今日,皇上一出现腹痛,我便让暗卫们捆了那韦氏的心腹,只等皇上……”
我接过话茬:“只等他驾鹤西去,我们才有机会将韦氏与李隆基一并铲除!”
一道闪电撕开夜幕,将大地照成一片惊悚的紫白。太平沉默半响,忽然道:“皇兄怎么还没死?”
我颌首,漠然道:“他不能不死。皇上中毒已深,让他早些解脱,也算得上一件善事。”
上官婉儿静静地看着一只胖乎乎的飞蛾 飞进灯罩,然后在炙热的火焰里扑打挣扎。等到扑火的飞蛾化为一缕青烟,一撮灰烬,她才笑吟吟地用剪子剪去一截烛花,眉目温婉道:“这简单,我再命人加上一味药便是,牵机毒,本就不是什么难寻的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李显炮灰得凄惨又干脆。。。
大概还有两、三章正文就完了~抓紧时间看哟,否则可能要收费了。。咩咩咩
☆、56唐隆政变(二)
半个时辰后,传来了中宗李显驾崩的消息。
子时已过,电闪雷鸣,天降大雨。李显的尸身以白布蒙盖,停放在太极殿,百官头蒙白布,连夜冒雨前来,在白幔飘飞的灵堂前跪拜吊唁。
雨中的卫兵宛如石雕肃穆,远处的隐约可现的宫殿,宛如蛰伏在子夜的野兽,明灭闪动的火焰是它沾染欲-望的眼。灯火通明的太极殿中,宫女内侍垂手而立,嫔妃戚戚,忽的一阵阴风袭来,卷开了李显脸上蒙着的白布,露出了他那张干皱而青紫的脸,浑浊的眼暴突着,不正常的朱紫色嘴唇犹如涸泽之鱼般张着,嘴角还有未拭净血沫……
朝臣见状,俱是一颤。
仿佛有感应似的,天空中此时劈下一道闪电,将死者的面孔照得如同鬼魅般煞白,李裹儿抖了抖,吓得惊叫一声。韦后倒比较淡定,忙将白布重新盖上,蒙住李显那张死不瞑目的脸。
待文武大臣都到齐了,韦后使了个眼色,便有一面生的太监躬身上来,擦了擦冷汗,这才拿着一卷圣旨断断续续宣读道:“朕李氏第四代子孙……显,性愚钝,蒙天皇大帝及……则天大圣皇帝垂爱,继承大统。登基二年有余,幸得吾妻韦氏……及爱女安乐扶助,我唐千秋大业,得以稳固,有妻女如此,吾可安然长逝矣!韦氏励精图治,颇有则天皇帝遗风,今朕病榻拟旨,将皇位传……传与皇后韦氏,立爱女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放屁!”
一声暴喝打断宣旨,御史中丞愤而起身,指着韦后母女怒道:“励精图治?江山稳固?呵,河北大旱,你韦氏母女迷惑中宗沉迷酒池肉林,用国库赈灾的银两游园享乐!若不是皇太女和长安郡主散财救济,这直逼京城的流民便早就揭竿起义,破了你这自诩稳固的李唐江山矣!什么则天皇帝遗风?分明是你这妖女杀夫篡位!”
“文大人,你身为两朝元老,何苦这般血口喷人!”李裹儿白衣素面,用手帕按了按眼角的泪水,梨花带雨道:“父皇病重,若非母后兢兢业业扶持,哪有今天的大唐?”
闻言,我乐了,反唇相讥道:“是呢!若无韦后,哪有今日流民遍野、民心涣散的大唐?”
李裹儿顺着声音看向我,一愣,随即磨着后槽牙道:“薛珂妹妹不是被罢官了么?因何会出现在这里?”
我嘲弄道:“我虽被罢官,却还仍是长安郡主。皇舅驾崩,于情于理我都该来送他最后一面。”
李裹儿一噎。
上官婉儿上下扫视了一眼那传旨的太监,问道:“这位公公好面生,平时都是由李公公来传为宣旨的,怎么不见他?”
那太监一颤,下意识看向韦后。韦后假惺惺地抹了把眼泪,哽咽道:“陛下大去后,李公公悲恸不已,趁人不注意时以头触墙,也一并跟去了!”
“恕臣直言,臣有一疑问。”上官婉儿拢袖而立,淡然一笑道:“既然韦妃说陛下是突发急病而亡,发病时头脑不清,又是如何有时间写这圣旨的?”
韦氏道:“圣旨自然是发病前就拟好的,只是没有当众宣读罢了。”
“这就怪了!”上官婉儿嫣然一笑,字字珠玑:“春秋大业,帝位传承之大事,焉有决定好了却不公布之理?皇上之死甚为蹊跷,韦妃随便找了个不入流的宦官来宣读圣旨,这恐怕不教人信服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