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

不说缔造新中国的大佬们大生产运动时个个都开垦荒地种吃的,就是往前数,皇帝老儿跟皇后娘娘每年还要农耕纺织那么一回。从哪个角度讲,谁也没理由觉得自己沾了农业就侮辱了高贵的血统,羞辱了自己的人生啊。

再说了,到农村干活给自己挣口粮,总比陷入狂热,多年以后自己都不愿回首来的强。

况且,上山下乡运动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田蓝大学时代上过的经济学课堂上,教授甚至将上山下乡称之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壮举。单凭这一点,我们就体现出世界一流大国的担当,体现了社会主义是真正意义上为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而奋斗的。

由于当时的国际局势迫使国家必须转移工业,开始三线建设,导致国民经济无法产生正效应,加上国民生产力实际水平相对落后,城市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形成了严重的城市经济危机。所以,国家必须得以下乡的形式来实现城市危机在农村的软着陆。

否则的话,大量人口饿肚皮会形成剧烈的矛盾,从而造成严重的暴力冲突和街头政治。

类似的情况,请参照1929年至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转移矛盾焦点,二战爆发了。

我们国家没这么做,我们没有挑起战争,而是选择内部消化。

这事儿就轻而易举吗?

实际上,就像普通人刚进单位,起码得用半年时间来适应一样;从来没干过农活的城市居民尤其是刚刚从学校走出的青年,最初下乡的那会儿,他们哪里会干农活呀。

国家人口多,耕地少的事实,也从侧面反映了很多地区并不真正需要这些新手劳动力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