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先前拿了一块钱的高中生正不得劲了,闻声就不耐烦道:“行了,它肯定还会回那个窝。”

第二天早上,大家去地里干活时,第一件事就跑去看那个鸟窝。

结果没有野鸡,没有蛋,甚至连窝都消失了。

抓野鸡的高中生懊恼得不行:“到底谁呀?太缺德了,我做的陷阱,他给我连窝端了!”

其他人安慰他:“算了算了,你也卖了一块钱。小田老师,你还有果干吗?”

田蓝看了他们一眼,没好气道:“没有,赶紧干活吧。”

高卫东也吆喝着:“动作都快点,趁着天好,赶紧把事情做完。省得到时候下雨,把咱们的田都冲垮了。”

呀呀呀,农场学生们集体翻白眼。这人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呀。

好在烂泥田虽然黏黏糊糊的,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做垄的时候,你挖起来不费力。即便是高小学生,也能够一天搞定半亩地。

在如此积极的态势下,山上驻军开垦的50亩冷浸田都没费几天功夫,就被大家伙儿给搞定了。

完工之后,大家统计了一下数据。高卫东这帮知青就心里有点不得劲。为啥?因为农场小孩干的活比他们多呗。

既然在体力劳动上,他们输给了人多势众。那么在晚上的学习上,大家就卯足劲儿要扳回一城。

大学生们打着要帮弟弟妹妹们提高的旗号,甚至开始教他们英语,完全不顾高小生连26个字母都不认识的事实,残暴开启揠苗助长模式。

其他人,这个特指田蓝、王老师还有赵老师。前者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后者可不敢管这帮学生。只要他们能够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听关于育种的知识,夫妻俩就心满意足了。

说来也是幸运,也许是那个禾下乘凉梦太过于诱人,就连最皮的小学生都没敢在课堂上调皮捣蛋,而是抬着脑袋认认真真地听如何选种,如何观察,又如何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