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农场到处都是竹子,照他们这个用法,领导也会崩溃的。
唉,估计明年的竹笋堪忧了。
不过管不了许多,还是先解决眼前的困局再说吧。
人多力量大,干活的时候尤其明显。
按道理说,从山上到山下十几里地,那么多竹筒要接成竹龙,花费的时间精力可想而知。
但他们人多啊,光是上三的就200来号人。农场的中小学生还有自己的朋友和伙伴。你喊一个我叫一双,呼呼啦啦这队伍就直接扩展为五六百人。
这么多人一起上阵,效率自然是杠杠的。竹林瞬间就清空了一大片。
完了要衔接竹龙,大家就开始犯愁了。竹筒中空有节,必须得将竹节去除掉,才能够将竹筒变成真正的水管。
但竹筒要怎么去除内结呢?直接从竹子的一端用力捅?那不可能。别忘了竹子好长好高的。得用多长的锉刀才能做到这点啊?
有人提出建议:“我们干脆将竹子一劈两半吧,这样去除掉竹节,直接拿一半的竹筒当做盛水的容器。”
其他人立刻摇头,不行。为什么?竹子那么长呢?你能一刀竖劈两半?那也太考验刀功了。
田蓝也出建议:“我们可以将竹子锯短点儿再劈,这样会比较保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