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

薛秀琴犯难:“那这事可不简单,大家都在围垦造田呢。”

她的亲朋好友昔日的同学,有好多已经下放了。大家说到日常工作,冬天的重点就是挑圩跟填湖造田。

高卫东信心十足:“那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水面种庄稼的好处。”

陈立恒出来了,表情有些微妙:“你们进去吧,吴处长喊你们进去。”

田蓝大喜过望,立刻推高卫东:“快点,打好腹稿,好好说。”

高卫东没想到自己要挑大梁,顿时腿软:“我说啊?”

薛秀琴原本还懊恼田蓝怎么老把露脸的机会推给别人,现在听了高卫东的话,她又立刻翻白眼:“是个爷儿吗?男子汉大丈夫,你好意思躲在小姑娘后面啊。吃饭的时候怎么没见你让田蓝先吃?”

高卫东被挤兑的不行,这人会不会说话?这是一回事吗?

可惜田蓝根本不给他唧唧歪歪的机会,直接强制营业:“好好说,金莲湖能不能保住,就看你今天的表现了。”

一个金莲湖背后有千千万万个金莲湖。在这个时代,军垦农场具有示范效应。因为人才济济,拥有自己的一套专业班子,他们搞农业的效益也高。地方上的生产队也经常向他们取经。

况且现在全国正处于“三支两军”阶段,中央为了维持社会基本稳定,好继续推进文化运动,从今年3月份开始就派部队进驻地方支农支工支左,实行军管。

倘若部队放弃了围湖造田,那么地方上也会有样学样,被迫消失的湖泊会大大减少。今后各地遭遇洪水内涝的机会也会相应降低。

这是她唯一的机会,能够改变既定命运的机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高卫东瞬间挺直了脊背,感觉自己身上压着千斤重。挑过担子的人都知道,分量越重越是不能弯腰,否则会被直接压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