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当然不是专家不务正业,没有好好指导自己的中国学生。
相反的,他们非常严格,教带帮扶十分到位。
可以说,聚龙山兵工厂后来能够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厂, 与这些苏联专家的进驻, 有着无法割断的关系。
但正因为如此,铁血军的画风就渐渐跑偏了。
人家建兵工厂搞生产是为了打仗,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打仗就是为了兵工厂发展。
本来1939年他们已经连着打了两场大仗,完全需要休养生息,短期内都不该再有大动作。
结果秋收秋种结束, 本该是猫冬的季节, 他们又动手了。
这一次, 目标是马鞍山。
为什么打马鞍山呢?倒不是马鞍山就在南京旁边,过了马鞍山就是芜湖, 地理位置很适合占据。而是马鞍山有大量的铁矿。
先前铁血军打了金凤山, 就是为了获取钢铁。后来因为人手不足, 怕打了占不住, 他们又改变策略,直接动手劫道, 半路拦截日本人的运铁车和运铁船。
但是苏联专家来了, 要从无到有手把手教大家做无缝钢管, 那就需要大量的铁矿石。先前他们获取钢铁的手段就不够用了。
再说,如果半路劫走了铁矿石和生铁,日本鬼子只会强迫矿工用命去换矿石。
铁血军商量过后,决定不如从源头解决问题,直接拿下马鞍山,将矿区都占了。
这一仗打得相当惨烈,日本鬼子在江南地区的飞机几乎全出动了,每天马鞍山上空都嗡嗡作响,炮弹跟不要钱一样哗哗往下掉。
如果不是季节不对,密集的简直让人怀疑天上在下冰雹。
好在铁血军弄了不少高射炮,只要飞机一过来,就对准了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