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约有三十岁出头、一脸的精神干练,是个文官,因为品秩较低,所以站在人堆后面,这一声喊,才有机会上前。有那认得他的,一见才知这是翰林编修杨荣,众人都瞪着眼看他,朱棣麾下那些武将都攥紧了钵大的拳头,恐怕他一言不对,就要活活打杀了他。
杨荣趋身赶到朱棣面前,欠身拱手道:“殿下,您是先登基呢,还是先祭祖谒陵?”
“嗯?啊!”
朱棣被他一言提醒,不禁恍然大悟。祭了祖登基,登了基再祭祖,这先后的顺序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其中大有讲究。先登基再祭祖谒陵,报与祖先,那就是说他的皇位继承于建文皇帝,先祭祖谒陵报与祖宗,再黄袍加身,那他就是直接继位于太祖皇帝,而与建文无干。这衣钵来自于建文帝还是洪武帝,对他将来的施政立场,登基的名份,可是大有关联。
朱棣感激地看了他一眼,问道:“这位大人是?”
杨荣欠身道:“微臣是翰林编修杨荣。”
朱棣点点头,把他的名字记在了心里,说道:“祭祖谒陵、登基之事均应由礼部操办,礼部左右侍郎大人郎即刻准备明日一早,本王祭祖谒陵,随后再赴宫中登基。”
众文武得了准信儿,都欢欢喜喜散去准备,礼部两位侍郎却留下了,登基一应礼仪自有定制,他们照本宣科就是了,虽说时间仓促了点儿,不过此前几天他们已经开始筹备了,倒也没有什么,只是有些事,却得需要朱棣本来来拿主意。
孟浮生道:“殿下登基,这登基即位的诏书却不能马虎了,当请一位大家名士大家来写,免得堕了皇家气度,臣心中有一个人选,就是兵部尚书茹瑺,茹尚书德高望重,才学出众,太祖在时,便赞他‘中外一人,中流砥柱’,并赐铁券丹书与他,且蠲免了茹家田塘园林的赋税,对茹尚书是极为器重的。茹尚书又曾做过吏部尚书,六部九卿之中,无人可比之比拟,可以当此大任。”
董伦听了便有些着急,因为他的好友解缙昨天刚刚登门求他帮忙。解缙一直想要拜谒燕王,求以重用,奈何他职微言轻,一个九品的翰林待诏,根本没机会见到燕王,所以他就请托好友董伦,因为董伦是礼部侍郎,请他帮忙,在燕王答应登基时,举荐他为皇上草拟登基诏书,不想如今却让孟浮生抢了先,举荐了茹瑺茹尚书。
茹尚书确实才学出众,昔日是太祖皇帝十分看重的人物,在朝中文武里面,也是极有份量的大人物,如果燕王点头答应,把这风光的差使交给茹瑺,对茹尚书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可是自己的好友解缙就没了晋身之阶了。
一想至此,董伦赶紧道:“殿下,臣也举荐一人,请殿下思量。此人曾是我大明第一神童,五岁应口成诵,七岁著文赋诗,十二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义理,无人能辩。此人少年便入朝做官,太祖甚为倚重,曾赞他是经邦济世之奇才,治国平天下之大略,昔日曾向先帝献上《太平十策》,轰动朝野……”
他还没说完,朱棣已耸然道:“啊,本王也听说过此人的名声,董大人说的莫非就是鉴湖才子解缙解大绅?”
董伦倒没想到朱棣远在北平为王,居然也听说过解缙的名声,不禁欣然道:“正是此人!解缙现为翰林待诏,可为殿下拟就登极大诏!”
“解缙?解缙已经回了京城么?”
夏浔在一旁听着,想起那个想要跳河的矮子,嘴角不禁浮起一丝了笑意。看着眼前选议登基诏书人选的三个人,他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个神奇的传说,那个在《明实录》里没有,在《明史》第一版里也没有,到了第三版却突然冒出来的方孝孺拒绝草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