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都是做祖父的人了,一点都不稳重,挨着珺珺做那么近,也不知道离远点。

保康如今知天命好多年了,孩子都要跨过不惑之年,他也学着康熙,将那一摊子事甩给自家娃,不坑他坑谁呢。

在老父亲边上,另起了一座房子,带着福晋施施然的住进去,美其名曰:朕也该孝顺孝顺父母了。

康熙每日里散步回来,见到椅子上坐的稳稳的保康,就忍不住翻白眼。

小时候多可爱的孩子,越大越不讨喜,如今都老了,还没有改进。

保泰本来还想回去,这下子在这里住久了,就舍不得亲人,回去包袱一裹,找了一群工匠,挨着保康家又起了一座房子,也是打算常住了。

康熙不胜其扰,烦的要命,来了老的,小的也跟来了,跟开幼儿园似得,吵嚷的很。

细数着一排高高矮矮的小萝卜头,康熙嘴里说着嫌弃的话,实际上开心的合不拢嘴。

王珺出来这几年,早就想孩子了,这会儿一群群的在眼前,看着就觉得岁月静好。

要是边上的这个老头子,不再装模作样的吹胡子瞪眼睛就更好了。

真是越老越像个孩子,还要人哄着来。

明明欢喜的要命,要什么板着脸吓唬孩子们,瞧这一个个水灵的,可比保康那时候好多了。

村里来这么多达官贵人,刚开始村里人还很好奇,见是隔壁的倔老头家的孩子,就一哄而散,没有一点稀奇的。

一点都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多好的机会,瞻仰国家最高领导人一家的机会是多么难得。

这一次最小的是保康家的重孙子,今年一岁半,刚刚会说话,这么一大群人,谁都比他辈分大,记称呼记得晕头转向,可是小孩子聪明啊,想了一个招,人多了就挨个把记着的称呼念一遍。

让对方自己认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