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的成绩出来了,不算离谱,小组第一是美国的杰西卡,11秒62。
第二组第一名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凯利,11秒69。
第三组站到了跑道上。这一组没有美国人,个人最好成绩也就11秒70多,跟她的水平差不多,算是“幸运之组”,不过其他7个人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田薇薇站到了第三道上。
她觉得自己对时差的反应没有那么大,只用两天便把生物钟调整过来了,现在精神很饱满,感觉相当不错。
舍布鲁克的气候很友好,经历过庐州夏季的湿热、帝都夏季的干热,舍布鲁克的夏季可以算得上“凉爽”了。
舍布鲁克大学体育场不是全看台,只有直道两边的阶梯看台,满座是3300多人,此时并未坐满。
观众算不上热情,也只有在本国运动员上场的时候有一些不太热烈的掌声,场上的运动员不会受到观众的噪音影响。
女孩子们的年龄从17岁到14岁不等,都是陌生人,基本上不会互相说话,而是紧张的做着赛前准备,在广播介绍到自己名字的时候向两边看台挥挥手。
舍布鲁克靠近蒙特利尔,蒙特利尔的华裔、华人移民不少,舍布鲁克也有一些华人华裔,他们之前还找到一家中餐馆吃饭来着,只是中餐馆的口味都已经根据美加人民的口味做了改变,不够纯正。
大部分中国运动员在外国比赛最困扰的不是时差问题,而是食物,绝大部分中国人吃不惯三明治牛排,舍布鲁克酒店只提供西式早餐,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三明治吃不饱。她也觉得自己有一个适合西式饮食的胃,反而不喜欢吃什么豆浆油条肉包子。
陈玉都羡慕死她了,说她怎么就适应得这么快呢。她谦虚的表示,这是天赋,羡慕不来。
风不大,轻轻的拂在脸上、身上,似有若无。
中国队的运动服不分年龄组基本都是中国红,红色象征热情,在中国则是象征先烈们为了自由流淌的热血。在赛场上,红色是最醒目的颜色。
发令员举起手,示意比赛正式开始,“On Your Ma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