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活动着四肢,心情冷静。
发令员开始吹哨,运动员们走上前,站到起跑器前面。
“On Your Marks——”
很快便喊了“Set——”
*
这次,第一个跑出去的居然不是田薇薇,而是第三道芬兰的萨蕊,她的起跑反应时为压枪跑的0.119秒,第二个是旺达,0.131秒,第三个才是田薇薇,0.135秒。
前20米,第一梯队是旺达和法国的莉娜,萨蕊虽然有最快反应时的加成,但没到20米就掉队了,田薇薇大概在第六步便超过她;接着,波兰的依沃娜在第八步也超过了萨蕊。
第二梯队暂时是田薇薇、依沃娜、萨蕊,第一梯队是旺达、莉娜,其他人可以忽略。
途中跑开始后,竞争非常激烈。
萨蕊掉到了后面,旺达仍然第一,莉娜第二,田薇薇第三,依沃娜第四。
四个人咬的很紧,实力都差不多,最好成绩区间都在11秒50到11秒70之间。莉娜是法国非洲裔,依沃娜是欧洲白人,田薇薇是亚洲黄种人。
亚洲人的体质优势是身体灵活,肌肉反应快,科学训练后步频都很快,以此来弥补身高导致的腿长不够也就是步长不足。占据了腿长和步频优势的田薇薇的速度相当惊人,国内大多数成年女短跑都还没有跑出过11秒55的成绩呢。
很快到了50米,旺达仍然第一,田薇薇与莉娜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依沃娜仍然第四。
*
看台上的陶玉佳和陈玉都紧张得不得了:王文珊还在“待定”,田薇薇要是跑不到小组第二,中国队可能一个人都进不了决赛。虽然体总没有下任务硬指标,但孩子的心理其实都是喜欢“赢”的,毕竟赢的感觉很好,是人类共性,跟种族和文化无关。
跑道上的田薇薇倒没有那么紧张,她感觉好着呢!
途中跑最快速度的区间大致是40米到60米之间,有人能维持到80米仍然与最高速度差距不大,理论上足够长的步长加上步频,你可以达到最理想的速度,男子100米的成绩最高点据说在9秒30左右,女子100米的最高点在10秒20左右,但实际上人类运动员的速度还远远不到这个“极限”。
顶级运动员缺乏的不是科学训练和饮食营养,而是体力与耐力不足,这是一种很难量化的指数。
放在100米短跑上来说,你在前面两个阶段——起跑、途中跑——燃烧了大量糖分,到了最后阶段冲刺,你身体内的热量不足够支持你继续燃烧,你的速度就会受到影响,会慢下来。所以径赛的冲刺阶段非常重要,不分短跑还是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