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百米跑道+番外 米迦乐 1651 字 11个月前

“怎么?咱们田管中心这点奖金都给不出来了?”孙海平打趣的说。

“哪能呢!咱们啥时候少了孩子们的钱?我跟你说哦,世界纪录我是不敢想,但我们还是可以想想亚运会纪录、亚洲纪录、世锦赛纪录。唉!行吧,老孙,我也不多说了,你带着他俩去机场吧,等下我再跟小周交待一下。”

挂了机,又给周瑾纶打了电话,问他田薇薇身体怎么样,累不累,不要等到累得太狠了才休息。

“她不累,她又加了两站,黄金联赛的罗马站爱德华兹要去,她也要去,时间是7月13号。还有9月7号的苏黎世站,准备世锦赛之后立即飞过去。”

主任直抽气,“她还要不要休息了?”

“她憋着气,非得赢上好几场。”

主任头疼,“这孩子!气性还真大!罗马站要去,时间来得及吗?洛桑站10号,罗马站13号,挨得太近了。”

“差不多吧,10号晚上比完了,11号上午去罗马,反正也不远,2、3小时飞机,也不用倒时差。”

“刘翔15号要去谢菲尔德,她还能去吗?”

“去,罗马到伦敦也不远,到时候看她状态,要是太累我就不让她上。”

“行,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一切你看着安排,首先注意不要受伤,其次不要太累,外出注意安全。有什么事及时打电话回来,大使馆领事馆都可以帮你们的。”

“行行,我知道了。有事我先跟孙总商量,不行就找您。”

*

对于爱徒非要跟爱德华兹别苗头的思想,周瑾纶也没什么想法,田薇薇同学一直是一个很有主见可能是过分有主见的孩子,她想做什么事,总能做成。以前你还能当她是个“孩子”,现在法定成年了,更没法左右她的意见了。

他想了几天,恍然大悟其实从田薇薇一开始决定要练跑步的时候起,她就是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前进的。与其说他“决定”训练她,不如说是她“选择”了他。

现在想想,当年他怎么就被说服了呢?好像是她确实跑的比一般孩子要快不少,他就心动了。天知道他本来是一个篮球教练,怎么会想到教短跑呢……

时间过得这么快!当年那个看上去瘦瘦弱弱的女孩子已经18岁了,还已经成了一个很不错的短跑运动员。他没有预知能力,不能说她将来就一定能成为刘翔姚明式的“明星”,但至少她会在中国的体育史上留下名字。

为了这个理想,他愿意全力以赴帮助她。

这叫什么?这也是一种“养成”,在体总来说是“投资”,但体总这个冷冰冰的机器投资的运动员不是一个两个,而她对他来说,就是“绝无仅有”的那个。

就像孙总和刘翔,孙海平有其他弟子,但只在刘翔身上倾注了无数心血。

其实孙式培养法并不好,不适合批量带弟子,一个教练的精力是有限的,事无巨细从头到脚的关注,其实还是旧社会师父带徒弟的那种带法,人数有限,体总其实希望教练能够将训练运动员的方式方法普及化、大众化、教材化,能成百成百的带弟子,这样才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法,但实际上几乎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