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您说的什么‘欲擒故纵’?儿臣实在听不明白?”李愔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死不承认。别看李世民表面很生气的样子,但李愔却知道老李同志并没有真的生气,而且已经决定采纳他的计策,放弃了在最近就兴兵征讨高句丽的打算。
李世民看着李愔耍无赖的样子,虽然很有自己当年的风范,但一想到被自己的儿子摆了一道,实在抹不开面子,一气之下怒气冲冲来到李愔面前,飞起一脚狠狠地踢了李愔屁股一下,然后大声喝道:“在老子面前耍无赖,你还太嫩了点!”
在这个讲究纲常的古代社会,老子打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李愔连躲都不敢躲,硬生生的挨了一脚,然后只能一脸委屈的看着自己的皇帝老爹:封建社会就是没有人权,好不容易献上三条妙计,而且也被采纳了,结果不但没有一点奖赏,反而还挨了一脚,这都是什么世道啊?
早就明白他用意的房玄龄是拈须微笑,在场的也没有一个笨人,立刻都反应过来,一个个对李愔都是心生好感,再看看李愔挨了一脚后委屈的模样,众人不禁是轰然大笑。宋代之前的君臣关系,并不像宋之后那么等级森严,比如平时议事大臣们都是和皇帝一样坐着的,说话也比较随便,开个玩笑也是很平常的事,只要做的不太过分,就不会有御史闲的蛋疼,弹劾他们的‘失仪之罪’。
李世民毕竟是一代英主,虽然心中急切地想要征伐高句丽,但李愔献上的计策不但稳妥,而且效果比直接用大军征讨更好,有如此妙计,他当然会采用,虽说耗时长了点,但与大军征讨所付出的代价相比,绝对是物美价廉之极。所以李世民当下就和众位大臣商讨起李愔计策的实施细节,看到李世民改变了主意,房玄龄他们当下都十分配合,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将李愔的三条计策补充的更加完整,其中白叠子将在长安周边选荒地试种,一是积累经验,二是多培育种子,以备来年的大规模推广。
这些事上李愔根本插不上嘴,等李世民和房玄龄他们议完事后,李世民却没有直接散会,而是转头对李愔说道:“六郎,你先是献上了水泥的制作之法,今天又献上了平辽三策,两者都是大功,有功当然要赏!不过你身为皇子,平常的奖赏对你并不适合,所以为你想先问问你想要什么,只要是父皇能给的,为父绝对不会小气。”
听到李世民如此大方的承诺,李愔是心中大喜,他在烧制水泥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计划,又经过这几天的慎重考虑,一个相当庞大的计划已经出现在他的手中,如果这个计划能够成功,那么不但会对整个大唐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将一大批人用利益团紧紧的团结在自己身边,大大增长自己梁王府的实力。不过这个计划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先决条件,正需要有李世民的点头,现在刚好是提出来的好机会。
第四十章 总揽水泥事务
“启禀父皇!”李愔一改之前的懒散模样,一本正经的上前说道,“儿臣身为皇子,理应为国解难为父分忧,水泥和平辽三策只不过尽了自己的本份,哪里还用赏赐?”
谦虚!一定要谦虚!虽然心中很想要,但面子上却一定要推辞一下,这就是中国人的做人哲学。
“有功就要赏,有过就要罚,朕一向是赏罚分明,六郎你既立下如此大功,哪有不赏之理?所以你就不要推辞了。”李世民对儿子的态度很满意,小小年纪就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实在是难得。
“这……”李愔故意迟疑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若父皇您真的要赏,儿臣斗胆想向父皇讨要一件东西。”
“哦,你想要何物?”李世民现在是满脸微笑,现在他对李愔的看法已经大为改观,这个本让他很讨厌的儿子,却处处给他惊喜,连军政大事上也能帮上不少的忙,这让老李同志心中十分欣慰。
胜负成败在此一举,李愔暗暗的咬了咬牙,这才开口说道:“父皇,儿臣想总领水泥的所有事务!”
“呃~”李世民一愣,他没想到李愔竟然提出这么一个要求?周围的文武群臣也都用疑惑的目光看向李愔,不明白他又在打什么主意?虽说李愔是水泥的发明者,但他既然已经将水泥献给了朝廷,那么以后的事就应该由工部出面,开始组织工匠建立工坊,生产出来的水泥供修路之用,当然如果产量有富余的话,也会向外贩卖一些作为民用。这些事除了比较繁杂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为什么李愔要揽下这么一件无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