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页

听到这里,李愔已经明白袁天罡找自己的原因了,开办道学院这种事,只要袁天罡提出来,李世民肯定会支持,只是这个支持也是有限度的,顶多发一道圣旨,给出一个正当的名义,然后划出一块地方做为院址,至于建造学院的经费,这个对不起,国库里实在空虚,至于李愔弄到的那笔钱,却是以朝廷的信用做抵押,向大唐百姓们借的,可以用来西征、建造军校这种国家大事,但是建造道学院却不行,毕竟这无关国计民生,传出去有损朝廷的威望。

想清楚了以上这些,袁天罡来找李愔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除了请求他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外,肯定没有第二个原因,谁让李愔府中的产业无数,而且都是最赚钱的产业,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他的齐王府,早已经有些落后了。

做为大唐工商业的领路人,从一开始的炒茶开始,历经水泥、煤炭、渔业、罐头、玻璃、纺织等大大小小的产业,几乎每个产业都有李愔的身影,甚至在有些行业中,齐王府还占有主要的市场份额,而从这些产业中赚取的巨额利润,早已经让李愔成为大唐首屈一指的大资本家,甚至连他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身家。

只不过李愔明白了袁天罡的意思后,却立在书案后面陷入沉思。建立一个道学院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只是这件事所代表的意义却极为重大,因为这关系到佛与道的信仰之争,而信仰这东西说起来很飘渺,但其实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却是极为重要。

李愔来到大唐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其实用后世的说话就是物质文明的建设,而对于信仰、道德这类的精神文明,除了最近才搞出来的报纸外,其他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插手,没想到今天却被袁天罡提了出来。

沉思中的李愔在房中来回踱了几步,最后终于抬起头说道:“袁道长,建造一个道学院,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道长想过没有,道学院建起来后,你要怎么维持下去,甚至以后又该如何发展?”

李愔一下子问到点子上了,维持一个学院,所需要的花费也十分惊人,他不可能一直无偿的捐赠。袁天罡听后也皱起眉头,想了想这才说道:“这件事我倒是和各大道观的人商量一下,可以让他们每年出一些费用,另外我道门也有不少信徒,他们也能捐献一些,这些加在一起,应该足够学院的运转了吧?”

听到袁天罡的回答,李愔却是露出一个别有深意的微笑,开口说道:“袁道长,不是我说你,你说的那两个办法,对于学院来说,都实在太被动了,就拿第一个办法来说,大道观虽多,而且有不少道观的确能收到不少的捐助,不过大道观的开支也大,他们能拿出多少钱实在是个问题,至于信徒捐助,更是个碰运气的事,万一哪年你搞不到钱,那道学院还能办下去吗?”

“这……”袁天罡有些哑口无言,不过当他看到李愔脸上的表情时,立刻躬身说道:“贫道驽钝,还请齐王殿下指教!”说起赚钱,自然没有人能比得上眼前的齐王殿下。

“嘿嘿,其实袁道长是抱着金砖而不自知啊!”李愔笑的十分得意,因为他马上就要开创一个时代的壮举,“袁道长,你可知道,硝石提纯之法、火药的配方,以及各种贵重金属的冶炼之术,都是谁发明的吗?”

袁天罡听后眼睛一亮,脑子中好像是抓到了什么,不过却一时又想不明白,于是开口说道:“启禀殿下,您所说的那些东西,虽然不能确定是哪位先贤发明的,不过可以确定,无论是火药还其他,都是从我道教中流传出来的。”

李愔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只见他激动地拍案而起,兴奋地说道:“不错,你们道教中流行炼丹之术,至于能不能炼成那种让人成仙的金丹暂且不谈。其实在你们炼丹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许多物质的特性,而且还发明了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只是你们却并不重视,以火药来说,现在所有人都知道,火药是战场上的杀人利器,攻城时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是你们道教发明火药之后,却只知道将其制成烟花取乐,如此浪费之举实在让人心痛!”

说到最后一句时,李愔猛然转身,直视着袁天罡再次说道:“其实你们对物质特性的了解,可以总结出一科专门的学问,我将其称之为化学,化学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无数方面都能用到,比如硝石制冰、煤炭燃烧等等,都是一种化学反应,而且在化学的研究中,还能发明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而这些都能直接转化为财富,有了这些,到时你们学院还用担心维持的问题吗?”

李愔说话时,声音中满是诱惑。袁天罡想要发展道教,李愔则想借他之手,将道教的力量整合,然后搞起化工产业,两人的最终目标虽然不同,但是中间的过程却是一致的。

“这……这能行吗?”袁天罡虽然也感觉有些热血上涌,不过毕竟年纪大了,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因此虽然李愔描绘的前景很好,但他却还是有点不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