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页

而李愔听后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看房间,发现这里的确只有他们三人后,这才开口道:“孙太医,我看你刚才在模型室里学习的十分认真,不过想必你也知道,模型室里的那些模型全都是由别人口述,按照他们记忆中的样子制作而成,可是这些人的记忆或表述难免会有差错,而这些小差错放在医学上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日后谁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因为这点小差错而丧命?”

李愔的话一出口,让孙思邈和崔梦雪都沉默下来,作为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他们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因为一点小错误而导致的严重后果。

“殿下,这个问题我们也都知道,可是以现在看来,这几乎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除非是我们大唐再爆发一场大战,然后让我们医学院的人在战场上积累更多的经验。”孙思邈有些无奈地说道,他何尝不知道其中的害处,可医学院毕竟才是初建,有些事情要一步步慢慢地来,不可能什么都是一蹴而就。

李愔听到孙思邈的回答后,却是十分不满意的摇了摇头,看了崔梦雪一眼这才又道:“孙太医,你的想法实在是太保守了,为什么非要到战场上积累,平时我们也大可以随时找到实物来相对比。”

李愔说话的时候声音很轻,语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像是在说一件十分平常之事似的,但是听到孙思邈的崔梦雪的耳中,却无异于一颗炸弹爆炸一般,顿时让两人全都僵立当场,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殿……殿下,您……您是说解剖尸体?”孙思邈呆愣半晌,刚一清醒过来,立刻颤抖着声音问道。李愔的话中已经说得很明白,想要用实物进行对比,可是人体的结构图自然只有用人体来对比,唯一的办法就只有解剖尸体了。

“不错,就是解剖尸体,想要将医学发扬光大,解剖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问,通过解剖,我们不但可以了解正常人体的结构,而且还可以对一些病变的尸体进行解剖,如此一来,就更能明白这种病对身体造成的损伤,这种一目了然的作法,绝对比你们平时用的诊脉要准确的多!”李愔缓缓地开口说道。

虽然他也知道,在华夏传统文化中,解剖尸体绝对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但是舅父杨暕的绝症却让李愔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解剖这门学问发展起来,毕竟杨暕得的可是脑瘤,除了做手术外,根本没有第二种办法,可是现在他们连人体其他部位的结构都还没搞清楚,更不用说最为复杂的脑部了。

连最基础的脑部结构都不知道,做手术根本就是空想,所以李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杨暕一次次发病,最后痛苦地死去。虽然现在研究解剖并不能救杨暕的命,但至少等解剖学发展起来后,医学会有一个巨大的进步,随着时间的积累,总有一天能发展到可以进行脑部手术的程度,这也算是自己为后人留下的一点东西吧。

第二百九十一章 柳暗花明

“六郎,你想过没有,解剖尸体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万一被别人知道的话,那你这个齐王的名声可全都毁了?”听完李愔对解剖学的一些设想后,一直没有说话的崔梦雪忽然开口道,只是这次她对李愔的称呼却变成了六郎,显然是以私人的身份在劝他。

梦雪说的一点都不错,现在李愔无论是在朝中还是民间,都拥有着无比巨大的人望,可若是冒着风险解剖尸体的话,万一被人揭发出来,那么现在所积累的名望绝对会受到极大的打击,毕竟这种行为实在已经超过了华夏文明所能容忍的底线。

“殿下,崔小姐说得不错,虽然现在医学的发展的确很需要解剖这一门学问,但是以您的身份,实在没必要冒如此大的风险。”孙思邈也开口劝道,作为一个医者,他自然知道解剖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性,不过做为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道士,孙思邈在心中对解剖之事也隐隐有些排斥。

看到梦雪和孙思邈都持反对意见,李愔也不由得一愣,在他看来,梦雪和孙思邈都是真正的医者,为了自己治病救人的理想,他们可以做出巨大的牺牲。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愔在想到研究解剖学时,第一个就找到他们商量,可是他显然估算错误,连这两个最可能同意的人竟然都没有同意。

“医学的发展关系到天下人的健康与生命,而本王也是这天下人的一员,自然也该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李愔并不是那么容易就放弃的人,再次开口说道,虽然发展医学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不过说出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也并不仅仅是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