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卧室里的声音才平息下来,紧接着就是一阵手忙脚乱的穿衣声,同时那个妻子用腔调怪异的汉语埋怨道:“都怪夫君,本来还可以早点到船上的,可是现在都这般时辰了,再不抓紧可就来不及了。”
对于妻子的报怨,年轻丈夫却是厚着脸皮调笑道:“这怎么能怪为夫呢,要怪就怪娘子你太诱人了,让为夫实在是把持不住!”
夫妻两人一边说着私密话,手上的动作却是极快,很快就再次穿好衣服出门,只是妻子的脸上多了几分还没有褪去的春情,丈夫则是一脸心满意足的模样。若是李愔在这里的话,肯定会十分惊讶的发现,这两人他都认识,其中丈夫正是当初他从倭国奴港回泗沘时,在他船上养病的冯石介,至于口音怪异的妻子,则正是被冯漱玉换出来的倭女云间秋姬。
当初冯漱玉用自己换下云间秋姬后,自己就呆在王府里,名义上是王府里的侍女,实际上却是李愔的御用厨师之一,每当李愔吃厌了府上的饭菜,都会想起让冯漱玉给自己做些味道别致的小菜,其余的倒没多想。
对于妹妹冯漱玉的这种做法,一开始冯石介是十分反对的,毕竟他虽然希望与心爱的女人在一起,但却也不愿用自己的亲妹妹去交换。可惜这件事是李愔与冯漱玉商定好的,根本不容他反对,而且李愔也没把事情做绝,他告诉冯石介,只要他拿一千贯到王府,就能把冯漱玉赎身。这件事虽然很难,但却也不是办不到,所以冯石介在那之后,脑子里想的就是一个钱字。
等齐王号到达泗沘后,冯石介带着云间秋姬下船,然后在妹妹的见证下,两人在临时租住的房屋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从此正式结为夫妻。而冯石介从那时开始,就全身心的投入赚钱大计之中,希望能早日赚够一千贯,将妹妹赎出来,并且让妻子也过上好生活。
冯石介有一手雕刻的好手艺,而且又懂得建筑,再加上识文断字懂算学,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抢手的人材。特别是泗沘城中的百济人迁出去后,入住城中的汉商大都需要兴建房屋,所以凭冯石介的技艺,很快就找到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
可惜干了一个月后,冯石介忽然发现,自己手中的工作虽然报酬丰厚,但要想短时间内赚到一千贯的话,那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过他却也不气馁,因为他在泗沘的这一个月发现,现在齐王的各个属地内,赚钱的机会多的是,就看他有没有能耐把握了。
又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冯石介终于找到一条发财的捷径,那就是跑船,所谓跑船,其实就是到船上做船员,本来船员这种活是个苦活累活,但是随着海贸的兴旺发达,跑船这种活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多,船主为了吸引一些素质比较高的船员,往往会开出一些十分丰厚的条件,比如一艘船上的船员,按照职业不同,每人可以挟带一定体积和重量的私货,这些私货的收入所得,九成归船员所有,一成交给船主。
这个条件看起来好像并不起眼,但是对于所有船员来说,却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因为海贸的利润实在太丰厚了,比如大唐最普通的一个瓷瓶,若是运到南洋某个土人小岛的话,可能会身价百倍,换回同样体积的黄金也不稀奇,所以现在跑船的人,对船主给的工钱倒不是很在意,他们主要看的是船主允许他们私货的体积大小。
跑船报酬丰厚,甚至若是运气好的话,一次挟带的私货就能换来百倍的利润,但正所谓大海无情,跑船也是需要冒着很大的风险,虽然这两年因为新船建造,已经让跑船的风险下降了许多,但偶尔还是会有船队被风浪吞噬的消息传来。
不过冯石介之所以下定决心冒险跑船,却不仅仅是知道跑船允许挟带私货,而是另外两个消息让他真正动心。这两个消息也不算什么秘密,其中第一个消息是齐王让人设计出几种出海时使用的仪器,并且在登州开办了专门的航海学院,专门传授几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第二个消息是这几种仪器对航海十分重要,各个船队都在招聘这样的人才,甚至开出的条件极为优厚,允许挟带的私货也比普通船员高上数倍。
听到上面两个消息后,冯石介又经过多方打听,最后终于决定,带着妻子离开泗沘去登州,然后一边工作一边到航海学院学习。冯石介本来就识字,而且作为一个懂建筑的人,算学更是比一般读书人都要强上许多,甚至对一些与风水有关的天文学也懂一些。
也正是仗着上面这些基础,冯石介花费了数月时间刻苦钻研,不但学会了各个航海仪器的使用方法,而且还学会绘制海图、观察洋流、风向等航海技能,成功的从航海学院毕业,并取得了学院颁发的证书,凭借着这本证书,无数走到哪里,都会有船队争向聘请。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冯石介毕业后,恰巧遇到台湾的捕奴协会招人,而且报酬丰厚,每次出海时,允许他带五立方步的货物,这让冯石介大为动心,于是又带着妻子来到台湾,现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就是捕奴协会为他们的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