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早就接到了李愔的通知,所以听后并不意外,而是点了点头道:“搬迁倒是没什么,只是我们科学院需要许多实验用的材料,比如各种钢材、木料等,这些在登州时,都可以十分方便的找到,但若是去台湾的话,恐怕会有些麻烦。”
李愔听后却是笑道:“这个好办,我可以让台湾那边先建好一个大仓库,你们将需要的材料列一个清单,然后先大量采购运到台湾存储起来,若临时需要的一些稀有材料的话,也可以去福州和广州购买,那里离台湾很近,采购起来也不是很麻烦,另外台湾那里也会大力推动工业发展,说不定过几年,你们就不用再向外采购,而是直接采用台湾本地生产的材料了。”
听到李愔的话,一帆点了点头,其实她也是这么想的,只是采购材料需要大笑资金,现在李愔点了头,自然就没什么问题了。
“对了,若是科学院搬过去的话,那么蒸汽机制造石和蒸汽船厂是不是也要一起搬过去?”一帆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道。
李愔听后考虑了一下,这才开口道:“蒸汽船厂本来就是在普通船厂上面改造的,只要有蒸汽机,建造蒸汽船就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准备起来也简单,倒是可以和科学院一起搬过去,但是蒸汽机制造厂却牵扯到钢铁、铸造等工厂,所以若是想搬迁的话,至少也要等到将那些基础工厂给建好之后,不过也没关系,台湾的蒸汽船厂需要的蒸汽机可以从登州运过去,肯定不会影响蒸汽船的生产!”
一帆听后也觉得可行,不过紧接着她又皱起眉头,有些犹豫的道:“殿下,科学院若是搬去台湾,我倒是可以去那里呆一段时间,让整个学院走上正轨,但是之后却是要回到登州,所以恐怕不能再担任这个院长之职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 崔玉夫妇回长安
听到一帆要辞掉院长之职,李愔吓了一跳,立刻十分不解地道:“这是为何,是不是一帆你对这种枯燥的生活感到厌倦了,所以想要休息一下?”
一帆听后却是苦笑道:“殿下误会了,我对各种器械的研究十分痴迷,也十分喜欢科学院的工作,但若是科学院搬到台湾的话,我父亲却在登州任职,而殿下您也知道,自从我母亲去世后,我父亲就一直没有续弦,只有我们父女二人相依为命,现在父亲的年纪也大了,我这个做女儿的,若是离开他到千里之外的台湾,那简直是太不孝了。”
听到是这个理由时,李愔却是松了口气,当下大笑道:“这个简单,若是一帆你不反对的话,我去与说服你父亲,调他到台湾任职,那里将是我日后的发展重点,也正需要赵别驾这样的老成持重之人坐镇!”
“这……这能行吗?”一帆有些不敢确定的问道,他父亲是登州别驾,名义上李愔的属下,但实际上却是大唐朝廷任命的官员,平时虽然听李愔的调遣,但是任免方面却不是李愔可以决定的。
“当然行,我这就去找赵别驾!”李愔笑呵呵地说道。其实与赵复的政治才能相比,一帆在科技上的才能更受李愔的重视,毕竟没有赵复,他还可以用其他人代替,但若是没有一帆的话,那他可就没办法了,哪怕是用自己顶上也没用,毕竟这不是他擅长的。
一帆本来就是担心与父亲分离,现在听到李愔的保证,再也没有任何顾虑,更何况她还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所以也就不再耽搁,催促李愔快点把父亲调到台湾去。
赵复虽然不是李愔的嫡系心腹,但是自从跟着李愔后,一直颇受重用,再加上他对李愔的才能也是心服口服,早就打定主意跟着李愔做一番事业了,所以李愔找到赵复后,将自己打算把他调到台湾为官的事一说,赵复立刻就同意了。
不过赵复却也提出,他现在暂时还不能离开登州别驾这个位置,毕竟现在登州对李愔还十分重要,必须有他在这里看着。对此李愔也深表同意,所以就让赵复说服一帆,让她暂时先去台湾,若是想父亲了,随时可以回来,等过上一两年,台湾发展起来后,李愔对登州的依赖也减小了,到时再将赵复调走也不迟。
就在李愔准备将登州的工业慢慢的向台湾转移时,崔玉夫妇顺着黄河,很快就到达了长安,这第一站自然是程府,毕竟程咬金不但是崔玉的姑丈,同时也是他的岳父,他妻子自从嫁给他后,也就前几年回过两次娘家,这两年随他开拓生意,却也再也没有回过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