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页

比如以台东县为例,它的位置与后世的位置并没有丝毫的重合,而是包括了后台的花莲县的全部,南投县的大部,以及高雄县的一部分。至于后世的台东县,则全都被划到了台南县境内。

现在台湾境内的汉人已经超过了五十万人,奴隶数量更是超过两百五十万。不过在汉人之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流动人口,或从商或做工,经常来往于台湾与大陆之间,很多人都是在大唐好边上了户籍,然后在台湾这边也取得了户籍,两边都有房产。

现在的台湾主要还是以农业、渔业、以及食品加工和港口贸易为主要经济支柱,其中农业主要是以大种植园为种,以台南县最为集中,遍地都是大大小小的种植园和农场,主要以种植甘蔗和水稻为主,另外也有种植茶叶、臭蒿等经济作物。据崔巍的统计,现在台湾从事种植园的汉人已经超过了十万,而种植园中的奴隶人数更是超过一百五十万,算是台湾从业人口最多的一个行业。

至于渔业,台湾这边完全都是商业捕捞,大都是一些渔业大户组成自己的捕捞队,然后用拖网进行大规模捕捞,获得的鱼类则直接卖到各数加工厂里,也有极少一部分流入到台湾各个城市的渔市里,供当地人购买食用。

种植园经济和商业捕捞,为台湾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所以台湾岛上现在开满了各类食品加工厂,比如有蔗糖厂,酿酒厂、鱼干厂、罐头厂等等,这些食品加工厂由少到多,由弱到强,已经成为台湾的一大经济支柱之一。

至于最后的港口贸易,则是台湾利用自己海岛的天然优势,大力开发基隆、台南的港口贸易,每天都有无数货物在这里装卸,有些港口的年吞吐量都在数十万吨以上,虽然这个数字与后世那些港口无法相比,但是在大唐这个年代,却已经十分惊人了。所以港口贸易也是台湾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除了上面四个经济支柱外,台湾的纺织业也发展十分迅速,毕竟现在棉布已经越来越被海外的商人接受,棉布的出口量大增,而台湾这里临近南洋,每天都有不少棉布通过这里中转,同时这也刺激到台湾本地的纺织产业,所以才会显露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过因为纺织业是个密集性产业,需要用到大量的工人,而受到台湾人口的限制,所以纺织业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现在各个纺织业主们正在求助于科学院,希望他们能改进现在的织机,研制出一种减少纺织厂的人力投入,增加工作效率的新机器。

而在纺织业发展迅速的同时,造船厂、钢铁厂、水泥厂等重工业也已经起步,特别是造船厂及相关工业,借着各大港口的优势,也是发展极快,只不过造船是个系统工程,各方面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发展,不过相信用不了几年,台湾的造船业就会迎来一个高峰。

李愔从各级官员的口中了解完上面的情况后,对台湾的农业、商业及工业都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从总的来说,各方面都发展的不错,特别是最基础的农业,发展速度尤其的快,比如台湾的粮食已经有百分之九十可以自给自足,剩下的也可以从林邑进口,基本上已经摆脱了从大唐进口的境地。估计这也是因为崔巍这些官员大都是儒家子弟,受以农立国的思想影响,所以对农业这块尤其重视。

“崔巍,台湾的发展我已经大概了解了,现在你给我讲一下台湾现在所面临的困难,然后结合大家的智慧,看能不能想出解决的办法?”李愔将台湾的现状消化后,这才开口说道。

一听李愔问到台湾面临的困难,崔巍和陈宫等人都是相视苦笑,然后还是由崔巍开口道:“启禀殿下,台湾面临的困难确有不少,不过大部分都有解决的办法,不过现在咱们却面临着一个最大的困难,若是这个困难不解决的话,那台湾的发展恐怕会停滞不前,甚至还可能被大唐沿岸的各大城市远远的甩到后面。”

李愔听到崔巍的话,再看看众人的反应,心中也已经猜了一二,不过他却是微笑道:“是不是因为人口的问题?”

“殿下英明!”崔巍则是苦笑着道,“咱们台湾的面积比登州要大一半还多,但是登州的人口早就超过了百万,可是咱们台湾的人口却还不到登州的一半,另外殿下还要建立各种类型的工厂,以达到台湾可以在各方面自给自足的要求,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口,可是大唐虽然不禁止咱们引进人口,但受各方面所限,咱们的人口增长还是过于缓慢,根本无法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崔巍口中所说的人口是指汉人口,至于奴隶则不计算在内,毕竟那些奴隶大部分都集中在各大种植园,也有一些集中在工厂里,不过在大部分人眼中,这些奴隶并不算是人,而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罢了。

李愔听后也是点了点头,其实现在台湾的人口增长速度并不慢,这主要利益于台湾各方面实行的人口引进措施,比如以农业为例,只要大陆上的百姓愿意来台湾,立刻就能分到百亩土地,而且若是他愿意花上点钱的话,就可以买到更多的土地,地价便宜的简直就像是白送,而且这些土地上若是发现什么矿藏,则都属于私人所有,政府只会在开发时收取一些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