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萧林的情况,队伍里的其他人也都知道,特别是在他们看到萧林脚底的水泡时,一个个脸上都露出敬佩之色,他们也都知道萧林出身世家,听说还与齐王殿下有关系,本来靠着这种关系,他本可以轻轻松松的当个坐堂的清闲官,可是萧林却偏偏跑到这深山老林里,和他们一起来说服逃民搬迁,而且还和他们一样吃这么多的苦,但却从来没有抱怨过,这更加赢得了所有人的敬佩,同时也让萧林树立起自己的威望。
萧林他们都是赶了一天的路,所以个个都是累得要命,大部分人只要一躺下,立刻就响起了呼噜,不过萧林却没有睡,而是在心里又过了一遍自己统计的逃民人数,他手下的十五个小队马上就要将建州跑遍了,而据上次传回来的消息,再加上他自己的统计与了解,整个建州的逃民总数应该在二十万左右,另外据他所知,建州的官方统计人口为四十万,也就是说,逃民的数量竟然是官方人口的一半,若是将逃民也统计在内的话,那么建州的实际人口应该在六十万上下。
接着萧林忽然又想到,现在大唐的官方统计人口为三百二十万户左右,按一户五口来算,那么也就是一千六百万人左右。再按上面的逃民比例来算,那么大唐的逃民数量应该在八百万,如果能将这八百万逃民全都迁到海外,那么六郎的大业指日可成,光是这八百万人的生育能力,就不用再担心日后的人口问题!
不过萧林他也明白,自己上面的估算有着极大的偏差,中原地区是大唐人口最集中的地方,而且那里的户籍管理比较严格,逃民的数量极少,也只有像建州这样的南方地区,才会有大量的逃民存在,所以上面那个比例并不准确,逃民的真实数量应该比八百万要低,估计可能有个五六百万就不错了,再加上这些逃民也不会全都愿意移民,不过只要有一半移民到海外,那么六郎应该就可以大展拳脚,成就一番不下于当今陛下的伟业!
想到自己能追随李愔,在海外做出一番大事业来,萧林也不禁有些激动。说起来他出身于兰陵萧氏,堂妹萧文心又是李愔的正妃,以他的身份随时都可以找个清闲点的职位来做,不过萧林却并不愿意靠关系上位,毕竟他是个有骨气的人,而且他还年轻,想要用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走上去,另外他也相信,只有从底层一步步地爬上去,自己才能得到李愔的重视,日后也会有更大的发展前途!
想到李愔,萧林又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堂妹文心,上次他从倭国回台湾时,就得知了文心怀孕的事,这让他这个做堂兄的十分兴奋,同时也暗暗的松了口气,本来文心一直没有子嗣,已经影响到他们萧氏在齐王府中的地位,但随着这次怀孕,再也没人敢对他们萧氏说什么了。
若是文心能一举得男的话,那么不但文心的王妃之位将更加稳固,另外他们兰陵萧氏将会声威大震,到时若是自己也能混出头的话,那么他这个小世子的舅舅,也将是小世子最坚强的后盾,另外陆洪、陆青兄弟,以及虎力、周龙这些人也好像十分支持文心,相信有了他们的支持,小世子的地位肯定无人可以憾动!
就在萧林盘算着自己家族的兴衰与李愔的关系时,山洞外面忽然开始飘起了雪花,而随着这场冬雪的到来,台湾那边的李愔却遇到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第四百六十四章 寒灾
台湾下雪了,确切地说,是台北县的地区,几乎全都在下雪,而且气温急速下降,一直到了零下几度,许多从来不结冰的地方,也竟然开始结冰了。
若是放在北方的话,这点寒冷根本不算什么,甚至下雪还能让来前有个好产量。可是这对于极少下雪的台湾来说,却无疑是场灾难。
天气在短短几天内陡然变冷,而且还下起了雪,不少人都没有准备冬衣,结果使得台北县的很多人都受到冻伤,甚至还有一些体弱的老人被冻死,更加严重的是,不少种植园里的作物受不了严寒,短短几天就冻死大半,甚至连奴隶也冻死了不少,让无数人损失惨重。
“殿下,上海的蒸汽船已经装好了棉衣,两日之内就可到达台湾!”崔巍一脸严肃地道。受灾最严重的是台北县,但是台中和台东县也受到涉及,再加上台北县又是台湾的政治中心,人口十分稠密,所以受灾的人数几乎达到了台湾总人口的一半,崔巍这个台湾刺史自然要亲自负责,甚至连李愔也来到基隆坐镇。
李愔听后点了点头,他也没想到刚过完年,台湾竟然遭遇了这么一个百年难遇的寒流,本来台湾是个海岛,气温比较温暖,哪怕是冬天最冷的台北,也只需要穿两件单衣就可过冬。也正是因为如此,台湾这里根本没有储备什么冬衣,现在寒流来袭,导致市面上竟然买不到冬衣,而临近的福州等地也没有多少储备,毕竟那里也受到寒流影响,自己都不够用,无奈之下,李愔只得派人到上海运一批回来。
“对了,台湾的损失统计出来没有,会不会影响到今年的收成?”李愔忽然想到损失的统计工作,因此立刻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