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一点,李恪这一去肯定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就需要李愔帮李恪编造一个谎言,以便在这段时间内,让别人相信李恪依然呆在非洲,不过这件事李愔可没打算自己做,而是把李贞和李恽也拉了上来,让他们帮着证明李恪在非洲的行踪,这样哪怕最后别人知道了真相,特别是李世民知道了,那也会罚他们三个人,而不是上他一个人挨骂。
李恪的这件事让李愔感到十分的意外,同时他也担心李恪在路上的安全,不过既然这条路是李恪自己选的,而且李贞和李恽都没能劝动他,由此可见李恪肯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再加上这件事已经发生,所以李愔也没有办法,只能在心中祈祷,希望上天不要太难为吕万这支船队。
而在处理完李恪这件事后,李愔又将目光投向了南洋,这里是他精心打造的统治范围,至少在百年以内,南洋这里都将是齐王府一系的统治核心。不过一直到现在,李愔却还没能完全将南洋掌握在手中。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与南洋的自然环境有关,南洋各岛大都处于热带和亚热带,许多岛上遍布热带丛林,而许多当地的土人就生活在这些丛林里。若是岛屿的面积小一些还好办,清理起来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一些面积广阔的岛屿,李愔的势力就很难伸到岛中部的热带丛林中。
现在的南洋各岛中,一共有六个面积广阔的大岛,分别是金洲、吕宋南北两岛,东西婆罗洲,以及最后的爪哇岛。其中吕宋北岛就是后世的吕宋岛,而南岛则是指后世的棉兰老岛。婆罗洲也分为两个大岛,东婆罗洲是指后世的苏拉威西岛,而西婆罗洲就是后世的婆罗洲。
在这六个大岛中,其中南北吕宋岛最先被李愔统治,而且岛上的土人因为内战和捕奴,使得数量锐减,现在已经不足五十万,而两岛上的汉人却超过了百万,算是除台湾外,李愔统治最稳固的地区。
爪哇的瘟疫还没结束,不过按现在的情况,最后残存的爪哇土人数量可能还不到二十万,现在李愔只等着瘟疫结束,就向岛上大力移民,所以这里也不足为虑。
但是唯独金洲和东西婆罗洲,这两个大岛的外围虽然被李愔统治,但是在岛中部的丛林中,还生活着许多不服从他统治的土人,对于这些土人,李愔已经忍了很久,现在终于是时候拿他们开刀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扫除”行动
婆罗洲的形状看起来像只肥胖的母鸡,其中鸡头冲着东北方向,那里距离吕宋最近,而且在鸡头北方不远,则是一个长条形的岛屿,岛的北端距离吕宋的马尼拉并不远,岛的南端则是婆罗洲,所以这座岛看起来就像是连接两大岛的桥梁一样,因此这座岛被汉人称为长桥岛,而在后世,这座岛也十分有名,就是被称为“现代伊甸园”的巴拉望岛。
长桥岛的东南部是肥沃的平原,而且很早就有土人在这里种植水稻,粮食产量也相当的高。不过就在几年前,长桥岛被吕宋来的捕奴队占据,岛上的土人全都被抓走做了奴隶,后来海军看中这个岛的地理位置,因此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军港,位于岛中部的东海岸,驻扎着一支拥有五艘主力战舰的海军舰队,主要是为了保证马尼拉以南航线的安全。
不过就在前不久,长桥岛忽然变得热闹起来,不但海军在岛上增加了一倍的军舰数量,而且每天都有无数的船只来往于长桥岛和马尼拉之间,有些船只还是军队专用的运兵船,每当晚上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在长桥岛的军港周围,密密麻麻全都是升起的篝火。
半个月后,忽然有数支船队从长桥岛的军港中离开,然后按照原来的特定的航线,像一头头凶狠的鲨鱼似的,从各个方位接近婆罗洲。
其中一支船队离开港口后,立刻向西南方向前行,然后沿着婆罗洲的西海岸南下,直到婆罗洲这支肥母鸡的尾巴根处,在从一条名叫砂拉越河的河口处停泊。
以前的砂拉越河的两岸,居住着不少土人部落,而且土地也比较肥沃,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里引起了捕奴协会的注意。所以在砂拉越河的河口处,建立了一座捕奴据点,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原来简单的据点,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小港口,有着数千居民,其中有近半都是汉人。
从长桥岛来的船队就在河口的这座小海港处停泊下来。然后一支一千人的精锐部队从船上下来,在一位身材魁梧的年青将军带领下,进到港口内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