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军这个技术兵种,火器的优势更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在进攻时。比如在这场战役中,无论西克多躲在什么样的防御工事中,都架不住数百门火炮的齐射,特别是对方还缺乏有效的远程攻击手段,唯一可以对李恪造成威胁的,也只有和弓弩差不多的弩炮,但是这种弩炮的威力却还比不上床弩,所以无论是射来的长矛或是石头,对船体的伤害都不是很大。
最后西克多的防御工事被火炮击毁,驻地内的战船同样被摧毁大半,西克多带着人跳上岸,本想逃到小亚细亚半岛去,但是却被早已经埋伏在岸上的夏莱尔伏击,使得他的手下损失过半,西克多本人也被俘虏。
由此,整个黑海海峡舰队的叛变最终被平息,整个海峡再次落到支持伊琳娜的一方手中。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君士坦丁堡内的狄奥多西了。
第七百零九章 伊琳娜一世
在西克多选择投靠狄奥多西后,狄奥多西就从小亚细亚半岛调来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彻底的替换了君士坦丁堡原来的守卫军,使得整个君士坦丁堡完全的掌握在他的手中,只不过当李恪和伊琳娜的大军封锁了整个海峡时,他的几万大军已经彻底的失去了意义。
君士坦丁堡是个港口城市,虽然背后就是欧洲,但是它主要与外界的通道还是通过黑海海峡,因此在海峡被封锁后,整个城市也几乎丧失了对外的交流,甚至只要伊琳娜和李恪愿意,君士坦丁堡立刻就会陷入瘫痪之中。
不过伊琳娜却没有完全封锁君士坦丁堡,一些商用或民用的船只依然可以进入港口,使得整个城市的秩序依然得以维持。毕竟狄奥多西虽然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但是城内的大部分贵族依然没有明确的表示支持他,而且这是一场皇家内乱,伊琳娜也不想波及到普通的百姓。
不过伊琳娜在仁慈的同时,也没忘记此次的目的,因此她在李恪的建议下,立刻在海军的协助下,占据了君士坦丁堡北方的金角湾地区,然后在这一地区公开演讲,将狄奥多西弑兄夺位的阴谋公布出来,并呼吁君士坦丁堡的市民起来反抗狄奥多西。
伊琳娜的公开演讲立刻得到城中许多贵族的响应,他们纷纷暗中派人求见,向伊琳娜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并谴责狄奥多西之前的暴行,甚至有些人还毫不掩饰的表示,希望伊琳娜能够继承帝国皇位,成为新一任的罗马皇帝。
对于这些前来表达忠心的贵族。伊琳娜也做出一副欢迎的态度,并且还隐晦的向这些贵族表示,这次狄奥多西的政变只是他一人所为,其他人都是受他胁迫,所以日后她肯定不会追究。这也打消了不少贵族心中的忧虑。
当第一批前来试探的贵族把伊琳娜的态度带回君士坦丁堡城内时,其他还在观望的贵族大部分也都放下心来,结果更多的贵族派人与伊琳娜接触,甚至连那些被狄奥多西刚调到城中的小亚细亚军官中,也有不少人开始动摇。
小亚细亚的军官中,绝大部分也都是各地的贵族。当然这些贵族以小亚细亚本地贵族为主,狄奥多西以前虽然得到这些贵族的支持,但是这些贵族更多的是想抱成团,将狄奥多西当成他们的代言人,从而得到更大的利益,除了少部分属于狄奥多西的铁杆支持者外。其他大部分并没有谋反的打算,这也是之前狄奥多西为什么那么小心,除了他的铁杆心腹外,根本没有其他人知道他谋反的事。
后来狄奥多西的冒险一搏成功了,不但占据了君士坦丁堡,君士坦斯二世也不明不白的死了,而且西克多也成为狄奥多西的盟友。使得黑海海峡有大半掌握在狄奥多西手中,虽然还没有完全取得帝国的实际统治权,但却也相差不远,这让小亚细亚的贵族们看到希望,于是开始主动支持狄奥多西,从而使得狄奥多西有兵可用,将君士坦丁堡原来的守军替换掉。
但是现在情势逆转,狄奥多西的盟友西克多已经完了,而且伊琳娜也安全回到君士坦丁堡,身边还有大吴皇帝陛下随行。特别是对方带来的那十五艘火炮战舰,根本不是他们的罗马的海军可以抵抗的,而且这些火炮随时都可以轰进君士坦丁堡城中。
面对这种情况,君士坦丁堡原来的贵族都纷纷选择与伊琳娜接触,来自小亚细亚的军官们也都不傻。他们知道伊琳娜的人熟悉城中的防御,自己的军营就处于大吴战舰的炮口下,根本没有任何的安全可言,对方之所以到现在也没有进攻,无非就是不想用炮火毁坏这座罗马帝国的首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