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由李世民亲自带兵,与这两大敌手爆发了虎牢之战,同时那一战也是李世民最自得的胜利,因为正是在那场决定中原统治的战争中,李世民与手下大将秦琼、尉迟恭一起,带领三千铁骑大破窦建德的十万大军,并且生俘窦建德,逼降了王世充。
也正是那一战,使得李世民的无敌之名传遍天下,手下的玄甲军更是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强军。借助这一战的威名,李世民在之后的战争中,几乎是以横扫天下之势,将隋末的各路诸候平定,一举奠定了大唐的统治基础。
虽然后来李世民屡次对外发动战争,灭掉了突厥、高句丽、西昌等国,有些战争的规模远超虎牢之战,但是那些战争大多都是由手下的将领指挥的,因此远不如他亲自指挥,并且亲自上阵厮杀的虎牢之战对他影响更大。所以李世民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也将这两位自己昔日的敌人列为祭祀之列。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对窦建德还是十分钦佩的,这位出身于草莽的枭雄虽然生性多疑,但却也有许多的优点,比如性情宽厚,对治下百姓也十分仁慈,在他在死后,黄河以北还有人为他建庙祭祀,由此可见他是如何的受治下百姓爱戴。
甚至在祭祀完两个敌人后,李世民还兴致勃勃的乘着火车,来到当初虎牢之战的战场上,亲自为李愔指点当初两军的形势,以及他以三千铁骑,大败窦建德十万大军的过程。看李世民那种神采飞扬的样子,让人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他已经时日无多。
不过在这些天的祭祀过程中,李愔也并不是全程陪同着李世民,其中有一次李世民要外出祭祀,但是刚好赶上那天李贞和李恽赶到长安,李治都堆成山的政务忙晕了头,根本没时间去迎接,所以只好麻烦李愔了。
也正是那一次,李愔没能陪同李世民外出。而且奇怪的是,李世民这次出外出只带了影卫的人,行程也十分隐秘。事后李愔旁敲侧击,想要从李世民口中打听他那天去了哪里?
但是李世民却都微笑不语,这更让李愔十分的好奇,可惜无论他怎么打听,李世民却都不肯说。直到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愔才终于知道李世民那天去了哪里。
第七百三十二章 对长孙无忌的发难
两仪殿内,二十六岁的李治正在认真的听取下面大臣的禀报,一件件政务被当廷给出处理办法,交由不同的官员去负责,比较重大的政务则暂时放在他的案头,等到他深思熟虑,甚至如今一些重要大臣商议会,才会给出处理结果。
本来李治是在东宫的明德殿处理政务,但是后来李世民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后,就将政务全部放手,交给李治来处理,而且他还亲自下令,让李治到两仪殿召见群臣处理政务,两仪殿的龙椅只有皇帝才能坐,所以李世民的这个命令,几乎已经是变相的将皇位传给了李治。
一件件政务被李治处理完毕,按照不成文的规定,最重要的一件政务会由身为丞相的长孙无忌上禀,但是看长孙无忌的样子,似乎并没有什么要事,一般来说,朝会在这时就该结束了。
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一个身穿正四品官服的微胖大臣却走了出来,然后向李治身躯施礼道:“启禀陛下,臣有一事禀报!”
“哦?许侍郎有何要事?”李治看到出列的这位大臣,脸上也露出一丝微笑道。
站出来的这位大臣正是刚从大齐调回大唐的许敬宗,同时当初和他一起去大齐的李义府等人也全都被调了回来。而且在刚一回到大唐,这些人立刻被李治委以重任,其中许敬宗现任黄门侍郎,是门下省的第二长官,门下省拥有封还和批驳大臣奏折的职能,所以许敬宗的黄门侍郎之职拥有极大的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