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我不知道你是真心的想去读书,还是被玄德说动了。”刘元起又瞟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只要你愿意去,这就是好事。”

刘修沉默不语,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却为那个已经不知去哪儿的本尊感到悲哀。

“卢君文武双全,论经术,他是马扶风的入室弟子,不论是今文经学还是古文经学,都有相当的造诣,论为政,他在九江任上治绩出众,是难得的栋梁之才,要不是身体不爽,现在已经得到朝庭重用,哪里有机会回到涿县来课徒,这次是难得的好机会,你可不要错过。”刘元起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刘修,虽然语气中还有些冷漠和责备,但相比于以前的一味冷漠,刘修总算也听出了一些父子之间应有的温情。“卢君不是个咬文嚼字的迂腐之人,他通达明治,你能有机会听他的教诲,是你的福气,也是我家的福气,于你将来大有裨益。”

刘修连连点头,心里却好笑,如果让他知道自己想去读书的真实原因,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兴趣再说这些。

唐氏很快做好了几个凉菜,喜滋滋的端了上来,见堂上刘元起虽然语气不佳,却也没有发火,而刘修低着头,也是难得的安静,心里更是高兴,她连声说道:“儿啊,今天难得你阿翁高兴,你就陪他喝上几杯,不要着急,你们慢慢的吃着,待阿母再去做几个菜,然后来陪你们父子喝酒。”说着,不等刘修答应,又迈着轻快的步伐出去了,很快搬来一只酒瓮,放在刘修身边,冲着刘修挤了挤眼睛,示意他好好陪老子刘元起喝酒。

刘修点点头,看着那只约有小腿高的酒瓮直皱眉,虽然知道这时候的酒度数不高,最多和啤酒相似,可是这么一坛子酒喝下去,就算是啤酒也顶不住啊,也不知道自己现在这个强壮如牛的身体酒量如何。他虽然心里打鼓,却不敢露出怯态,伸手拉掉酒瓮上的草绳,扒下上面的封泥,扯下上面的油纸,一股酒香扑鼻而来。他起身端起酒瓮刚准备给刘元起斟酒,眼睛一瞟,顿时吃了一惊。

怎么这酒里还有酒糟?老娘是太高兴了,拿错酒坛了吧?他站起身,刚准备去厨房调换,老子刘元起叫住他,一脸的不解:“你哪儿去?”

“我去……换换。”刘修晃了一下手中的酒瓮,给他看里面粘稠的酒糟。

第003章 此路是我开

“这有什么问题吗?”刘元起探身看了一眼,然后又看看刘修,刘修虽然搞不清这是怎么回事,也能猜得出大概是自己弄错了。他不免有些好奇,难道汉代人喝酒都是这么喝的,连酒糟一起吃?在他前世的记忆中,这酒糟可是喂猪的东西啊。

“真是病得不轻。”刘元起见他一副茫然的样子,无奈的摇摇头,自己起身去拿了一把长勺的酒勺来,在瓮里舀了一勺酒,倒在自己面前的木杯中,然后把勺递给刘修,示意他自取。刘修心虚的接过来,小心的给自己舀了半勺,看着还有些浑色的酒浆,只得硬着头皮喝了下去。

酒色虽然不佳,香味倒是纯正,到底是真正的粮食酿出来的酒。

刘元起看着他,欲言又止,夹起一颗青豆扔在嘴里,慢慢的嚼着,一边说些读书的好处,刘修小心的应着,不敢多说一句,以免露出更多的破绽。

唐氏忙了一阵,又准备了几个菜,这才来一起坐下,陪着这“父子”两个喝了几杯。她虽然对出钱供刘备上学非常不满,也觉得儿子要去读书大多是受了刘备那个小竖子的蛊惑,但见丈夫难得这么温和的和儿子说话,心里倒是舒坦了许多,纵使要出几个冤枉钱也觉得愿意。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三天之后,刘修和刘备一起乘着牛车,带着行礼和学费,赶往涿县以西的玉石山——卢植嫌涿县人多嘈杂,不利于静养,所以选择了玉石山作教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