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万钱没了。
如果不是外面站的大多是有学问的太学生,安权只怕要反悔了。如今他只能僵着一张脸站在旁边,为亏掉的钱而哭泣。
“来了来了。”外面的人忽然惊叫了起来,“嘿,伯喈先生!”
“哇——堂谿大人也来了!”
“快看快看,那不是四世三公的杨大人吗?”
人群如潮水般的分开,一身新衣的刘修在前面引导,恭敬的引着蔡邕等一干东观校书的大学者走了进来,引起旁边太学生们一阵阵惊呼。
“这谁啊,这么大的面子,东观的几位大人一个不少?”
“怎么还有宫里的人?”
“你懂个屁,这是汝阳的李大人,他虽然是中常侍,学问可不比你差。”
“去你老母的,老子的学问不比你好?”那被人当众揭短的书生愤愤不平的说道:“你个傻且,连这罗敷面馆的馆主是谁都不知道,还好意思在这里丢人现眼。”
“你才傻且呢,我能不知道他?老子可是亲手从他手里接的传单。”
刘修对人群中不绝于耳的“傻且”充耳不闻,把蔡邕等人请到前面站定,示意刘备张飞点燃了火盆,解开青竹捆,将一捧青竹依次发到蔡邕等人的手中——这就相当于是剪彩的剪刀了。
蔡邕等人互相看看,咬牙切齿的点点头,“德然,那石鼓文要是有什么差池,可别怪我翻脸,等你老师回来,我一定让他把你逐出师门。”
“你放心,今儿二楼只对诸位先生开放。”刘修陪着笑,连连拱手。
“如此,方才说得过去。”蔡邕深吸了一口气,挤出一抹笑容,转身抬头看了看黑木匾上的“罗敷面馆”四个字,羞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为了能一睹那石鼓全文,他可是连脸都不要了,不仅来给面馆开张捧场,还亲手书写了匾额。虽说他给人写了不少谀文,但为一个食肆写名字,这可是开天辟地第一遭。
更让他郁闷的是,刘修连一个钱的润笔都没给。蔡邕倒不是在乎钱,可是你哪怕给少一点也行啊,要不我转手再送给你也可以,一个子儿也不给,这太过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