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

徐晃不敢吭声,他人微言轻,刘修是天子亲信,他要怎么收拾太守那是他的事,他可管不了。反正该他说的他都说了,该他做的他也做了,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吧。

“好了,我也不怪你,你就是小吏,怪你也没用。”刘修余怒未消的吐了口气,“这件事我会派人处理,就不用你管了。”

徐晃如释重负,连忙磕头谢恩,就准备撤退。刘修一抬手,拦住了他:“你不能走。”

徐晃莫名其妙,你都说了不怪我,我的差事完了,你怎么还不放我走。

刘修道:“你暂时不用回去了。我看你不错,做个百石小吏太可惜了,我要征伐鲜卑,正是用人之际,你到我这儿做事吧。并州刺史府太小,到长水营如何?”

徐晃一时没听明白,刘修没为难他,他已经非常意外了,怎么还要辟除他?更离谱的事,还说什么并州刺史府太小,让他进长水营,这也太看得起他了。他迟疑了片刻,还是被刘修言语中透出的赏识感动了。他的家境非常一般,估计在河东苦熬到最后也就是个郡吏,连功曹这样的长吏都未必有机会,平时想到北军做个普通士卒都不可能,现在北军主动邀请他,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谢大人。”

刘修笑笑,到底是穷人家孩子,出头之路太小,稍微给点机会就感激不尽。说到底,大汉要亡,也是人才之路堵塞,大量出身普通的人没有出路,所以天下才会土崩瓦解。

刘修请徐晃坐下,细问了几句,这才安排他去找许禇,准备让他先在亲卫营呆一段时间,熟悉一下情况。徐晃千恩万谢的去了。

“大人真是慧眼识才啊。”一个中年模样的人迈着方步走了进来,对着刘修浅浅一拜。

“足下是?”刘修不解,心道这又是哪位高人啊,而且这话是真心的还是讽刺的?

“太原王允,原本是刺史府的别驾从事。”王允不咸不淡的说道:“本郡名流备了酒席,恭听大人垂训,允不才,特来请大人赏光。”

刘修诧异了,连忙问了一句:“被郭林宗称为王佐之才的王允王子师?”

“不敢。”王允面无表情的谦虚了一句,不过看他那样子,大概没什么诚意。“没想到区区贱名,居然还传到大人的耳中了,实在是惭愧。”

今天一到晋阳气色就不一样啊,董卓刚走,他命中的克星就接踵而至,更离谱的是,王允居然还是董卓的别驾从事。我天,董卓如果有先见之明,就应该把他干掉才对啊。

“呵呵,在界休的时候,抽空去祭了一下郭林宗。不管怎么说,我现在也是太学生,多少要向这位太学生的前辈表示一下敬意。”刘修也不紧不慢的说道:“多谢太原诸贤相邀,修感激不尽,届时一定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