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页

第三,有人说,从珠江走水路到不了梧州,在宋代,这个确实如此,但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因为两条水系只是一山之隔,古人开凿了鬼门关,从路上联通了两条水系。这历来就是西南的交通大动脉,西南的物产都是从这条道北上中原的。当年苏轼被贬海南,就是坐船从西江到北流江,然后上岸过关,再坐船下南流江的。

必须承认,我在这里确实犯了个错误。因为我在查资料时,看到有茂北古运河,从水路沟通了南流江和北流江。但这条运河,其实是朱元璋挖的,只挖了六公里左右,就沟通了南流江茂林段到北流江北流段。当然,解放前水位下降,这一段运河已经成了古迹。但现在据说又要挖新的运河了。

资料是上个月查的,时间太久,我光记着有条运河了,却忘了是老朱挖的了。那天想着陈恪提出钦州不如广州的三个理由,结果就是想不起来了。后面我会让王罕补挖的……

第四,关于海鲜的问题,这个我也是很认真查过资料的。海边的人都知道,海鲜及其不易保存,在当时无法空运的条件下,汴京城几乎吃不到海鲜,所以在东京梦华录上,才看不到海鲜的踪迹。而且海鲜有强烈的腥味,所以宋朝人很少会吃,就算吃,也用香料来掩盖其味道。但在王罕看来,这毕竟是新鲜玩意儿,用当地特产招待陈恪,也是没问题的。

第五。我虽然最近忙着当奶爸,但不会对作品有丝毫马虎,大家应该相信我,在写我不清楚的东西之前,肯定会仔细去查证的。当然,水平有限,难免纰漏,欢迎指正……

第二九六章 最宝贵的财富(上)

在这个年代,中国人作出国远距离航行,一般只有两个方向。一是到朝鲜、日本去,因为只需顺着季风向东航行就会到达目的地。

另一个则是下南洋,从广州出发,只要一直往南就能抵达,然后一路沿着岛屿航行,马六甲就是最远的极限了。这是因为舟师们需要通过他们能够看到陆地特征,来判断航向是否正确,所以总是保持,与岸边比较近的距离航行。

通常他们白天进行航行,晚上就停泊在港内或抛锚在海面上,他们宁愿看着阿拉伯人赚取巨额的利润,也不肯通过马六甲海峡。总之,没有一个船主敢冒险出海到望不见陆地的洋面上去,他们怕遇到风暴、怕被海盗抢劫,但归根结底,还是怕迷失航向。

虽然阿拉伯人也会遇到风暴,也会遇到海盗,但他们却敢在扬帆远航,就因为他们独家掌握着牵星术——这是一种利用天上星宿的位置,及其与海平面的角高度,在远海航行中准确进行航迹推算和航船定位的方法。

尽管用这种方法,只能测出纬度、不能测出经度,需要先将船行到与目的地的同一纬度线上,然后再沿着纬度航行,直到目的地,但至少让人不会迷航了。而且,阿拉伯人几百年航行在大洋上,早就绘制出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上空的精确星图,可以帮助他们比较准确的导航,随心所欲到达要去的地方。

据说善于观测星象并为航行服务,是真主安拉教导给阿拉伯人的。因为《古兰经》上多次说到:‘神赐给你们星象,是让你们在黑暗的陆上或海上能有所依循。在智慧之人的眼中,天象特别明显。’‘神设立许多标志,你们借助那些标志和星宿而遵循正路。’所以阿拉伯人也将牵星术当成神的恩赐、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而严加保密。

在陈恪原先那个时空里,这帮阿拉伯人的保密意识极强,哪怕后来他们的国家消失,不得不依附于南宋商人,也一直没有让宋人学去。直到郑和下西洋,三宝太监才从雇佣的几个阿拉伯水手那里,学到了这门技术,并绘制出了属于中国的牵星海图……

但现在,陈恪要趁着阿齐兹走投无路之际,从他那里套出牵星术以及全套的牵星图。所以他亲手堵上了阿齐兹的朝贡之路,又为他打开一扇窗户。

阿齐兹自然万般不愿走这扇窗户,可在全家上百口人的性命面前,他别无选择。

“陈大人啊。”阿齐兹乞求的望着陈恪,颤声道:“你既然知道我们的秘密,就该知道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它是真主的赐予,是我们阿拉伯人在国家灭亡之际,仍然可以有尊严的活下去的依据。我要是将它交出来,我的同胞都得去讨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