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郎?”大郎瞪大眼道:“你彻底放弃举业了?”
“早就没指望了,这半年被关在家里。”六郎嘿然笑道:“再不放我出去,我自己也得翘家了。”
“你要去哪?”
“出去转转。”六郎笑笑道:“我跟李繁商量好了,他这次离京,带着我一起走,具体去哪,还得听他安排。”
“不当官也好。”四郎叹口气道:“不然咱们陈家就像放在一个盘子里的鸡蛋,实在太危险。”
“所以我就去当那个盘子外面的鸡蛋。”六郎嘿嘿笑道:“等你们混不下去的时候,就来投靠我好了。”
“省省吧。”陈恪啐他一口道:“你能照顾好自己,我就谢天谢地了。”
“说来说去,到底胜算如何?”大郎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虽然要未雨绸缪,但谁愿意从风光无限的满门仕宦,变成沦落天涯的丧家之犬。
“真得说不准。”陈恪缓缓道:“以目前的形势看,我们的实力在飞速增长,已经不再是势单力孤了。”顿一下道:“可是,对方的实力也在增长,虽然没有我们快,但人家太大,短时间内,咱们是追不上的。”
“官家才五十岁。”大郎轻声道:“还有的是时间让咱们追。”
“问题在于,你能看到这一点,他们也会看到。”二郎沉声道:“现在,三郎和他那位快速崛起,某些人已经慌了神。他们不可能不反制的。”
“如何反制?”大郎问到。
“两条路,一个是大力打压,一个是尽早定局。”陈恪分析道:“前者的可能要小些,因为这大宋朝,毕竟还是官家说了算。而官家最忌讳的就是党争。所以为了避免给官家造成不良印象,大家都尽力保持一种良性竞争的局面……哪怕只是表面上的。”
“那么他们如何尽早定局呢?”大郎沉声问道。
“无非就是通过那些素有声望的大臣上书。”二郎道:“三年前,那一拨声势浩大的劝谏,换来了宗室学堂的开办,后来宗子们学成,他们又继续施压,换来了最优秀的五人御前观政。可见官家是一直在让步的,但一让再让,可供寰转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他们没有理由不再接再厉,彻底确立那人的地位。”
“是的,他们就差最后一步了。”陈恪点头道:“可我们还早呢。所以我们最需要的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