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页

不过宋朝那边,也确实紧张起来了。毕竟西夏在军事上,是个强大的敌人。一旦李谅祚起狠来,对宋朝的伤害还是很大的。

于是下次朝会上,赵祯埋怨道:“寡人说答应他吧,你们都不许,现在把那小子惹毛了,你们说怎么办吧?”

众大臣纷纷提议,应该整军备战、联络吐蕃云云,说来说去,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就在大臣们众说纷纭之际,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陛下,臣有本奏。”

赵祯一看,是陈恪,心说我怎么把他忘了?便笑道:“爱卿有何高见?”

“陛下不必忧虑,李谅祚这个破孩子,纯粹是没事儿找抽。陛下派我到边境上去,告诉他会永久性关闭榷场,岁币也别想要了。再痛骂他一顿,这孩子就懂事了。”陈恪对李谅祚的态度,基本上是不屑一顾。

赵祯差点惊掉下巴,他甚至以为自己幻听了。寡人没听错吧?那可是西夏国王啊,就这样对待?

大臣们也有点慌,觉得这样太冒险……便说还是稳妥计较的好。不然会惹出更大的麻烦。得亏陈恪是对外问题的专家,又有了大儒的光环,这才没人斥责他胡言乱语。

陈恪却打断了他,断然道:“听我的,就这么干!我可以立军令状!”

大臣们不说话了,陈恪敢说这种话,要么是活腻了,要么就真有把握。

不过看他年纪轻轻,大好前程,也不至于活腻了吧?

如果能不动刀兵,把西夏人吓回去,自然是再好不过。赵祯和诸位相公对视片刻,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姑且一试’的眼神。

第三五二章 和亲(下)

宋朝边境重镇大顺城,已经被西夏人团团围住半月有余。

这座城池修建于当年两国激战时期,由那位万世圣贤范文正修建而成。

后世有许多人质疑范仲淹,认为这个号称宋朝三百年间最了不起的人,在西北担任边帅四五年间,就没主动出击过一次,能获得那么大的名声,纯属政治机器的宣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