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页

“真是不仗义啊。”陈恪笑着,便往后花园走去。今日小妹邀请苏辙夫妇来家中赏雪,只见后园中亭台楼阁,一派银装素裹,暖亭之内却有轻歌曼舞,只听杜清霜那天籁之音唱道: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苏子瞻的新作,月前他赴陕西凤翔府任签判。苏辙送至渑池而别,这首诗为答苏辙和韵而作。其实上辈子陈恪便读过这首感人生之渺小,叹生命之短促,哀生活之坎坷,悲道路之崎岖的古诗。

但今日听杜清霜唱起来,他突然领悟到诗中的深意,眼前似乎看到一幅梦境般的无涯图景;茫茫雪原上,隐约可见一只飞雁指爪的痕迹,这就是人生留给人间的印记吗?这隐约的痕迹,很快就会消失的……

苏轼这个乐天派,骨子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悲观主义者,所以他才会一直劝自己,赵宗实乃天命所归,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但今天陈恪却可以响亮的说一声,子瞻,你还认为赵宗实是天命所归么?!且看我陈仲方把大宋朝引上一条截然不同的大道!

掀开厚厚的帘子,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进去后暖融融的,众人笑脸相迎,陈恪浑身感到说不出的松乏舒适。

绮媚儿便忙着替他脱掉厚重的貂裘,陈恪在主座上坐下,才见小妹和苏辙坐在桌边端着热茶下围棋,史氏挺着大肚子,倒跟柳月娥聊得热乎,见陈恪进来,笑道:“这暖亭里不生炉子竟也这么暖和?”

小妹落子笑道:“我们家这位老爷,那是一顶一的会享受呢!这地下是掏空了,火从下头走,连墙都是热的。”

“这可不是我捣鼓的,是崔白崔大师,他给宫里设计过房子,才懂得这法子。”陈恪摆个舒服的姿势,对苏辙道:“真是羡慕你,不用大冬天的早起上朝。”

“你这话就不厚道了,咱俩换换你答应不?”苏辙翻白眼道:“我现在是度日如年啊。”

“不要着急。”陈恪笑着安慰道:“官家让你到馆阁读书,一是保护,二是储才。这会儿不是咱们施展的时候,你没见我也半闲不淡的么。”

“知道是一回事儿,但一天天熬日子,又是另一回事儿。”苏辙苦笑道:“万一等上个二三十年,咱们岂不空白了少年头?”陈恪盗版岳飞,送给狄青的《满江红》,如今已是妇孺皆知了。

“就算熬个二十年,你也才四十岁。”陈恪睥他一眼道:“还是年华大好呢。”

“二十年……”苏辙登时有把棋盘吃下去的冲动。见男人们说正事,小妹便把棋子往盒里一丢,摇头道:“哥哥的棋越来越臭,我还是去跟嫂子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