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恕罪……”陈恪泣道:“从嘉佑二年至今,科道弹劾微臣的奏章,足有两三百份,若是微臣还不为所动,科道尊严何在?”
赵祯的面色缓和些了,淡淡道:“你这个事出有因,跟别人不一样的。”
听了赵祯这话,赵宗实一伙人心里都咯噔一声,似乎忘了‘过犹不及’这句话,弹劾陈恪的次数太多,赵祯连真话都不信了!
陈恪却只是低头垂泪,令许多官员大感同情,赵曙也眼圈通红,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开口……心道,既然官家是护着陈恪的,自己再为他说情,反而是画蛇添足。
“罢了。”赵祯叹口气道:“过几日,辽国使团要来给寡人贺寿,你充任接伴使,去迎接一下吧。”
第三七二章 似是故人来(上)
“臣遵旨……”陈恪这次没有推辞,他知道,无论从自己的名声,还是从大局考虑,这都是最好的结果了。饶是他聪明百般,却也想不明白赵宗实一伙人,为何要如此疯狂的攻击自己!难道真是为了泄愤?
陈恪接受了,赵曙却不接受,退朝后,他跟着赵祯回到福宁殿,闷声道:“父皇,你让儿臣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可他们也欺人太甚了!”
“先查清楚了再说吧。”赵祯微微皱眉道:“大理寺看了蹴鞠场,说看台下被安放了数百斤炸药,你们是怎么搞的,也太疏忽了吧?”
“因为蹴鞠场也是卫城,是以有禁军驻守。”赵曙低声道:“他们运进去什么东西,组委会无权检查。”
“你是说禁军?”赵祯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儿臣也只是猜测。”赵曙知道,官家凡事讲证据,是以点到即止道:“无论如何,这不是一起意外,始作俑者实在是太疯狂了,完全无视百姓的生死,这种人甚至都不配称为人!”
“的确丧尽天良了……”赵祯幽幽一叹道:“但愿跟你那几个兄弟没关系。”
“儿臣也是这样想的。”赵曙知道,赵祯不愿闹出诸子夺嫡的丑闻来,老皇帝还是希望能顺顺当当的交接班,不要让后人看了笑话。
“你将来,要多让着他们一点。”赵祯轻声道:“为君者当包容四海,其中也包括昔日的敌人,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是不可能成大器的。”
“儿臣谨遵教诲。”赵曙点点头,轻声道:“儿臣有个不情之请,恳请父皇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