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

万历帝满面笑容,在阁内来回踱步,连声道:“好好好,如能解决国用问题,黄爱卿当居功为首。”

他在阁内来回踱步了半响,忽然停下脚步,道:“国债即为债,意味着将来必须偿付,将来朝廷如何偿还这笔帐呢?”

国债这个词难不难听,倒不在万历帝的考虑之内,他关注的,是将来如何还这笔钱款。如果国家借了债,将来却还不上,引起什么民间骚乱的话,大明的脸面,就会被丢个光,这是万历帝必须考虑的。

黄来福暗赞万历帝一眼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没有被当前的好处迷惑。他道:“皇上英明,一眼就看出这国债的优缺点。国债确实也是债,将来除发还本金外,还要支付年息,这年息还不能低,否则便吸引不了商人富户购买。”

黄来福道:“国债将来的偿付,一般可用几种方法。如提高各种税收,让民间来支付国债,当然这是竭池而渔,轻易不可取,臣也认为此法不可,否则臣便是国朝的罪人。”

“一种是将国债偿付转嫁到外,臣先前言的开发塞外,也是一种方法,可效防以前的开中引盐法,以土地换国债,臣以武力护卫那些商贾们的安全,他们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此法运用得当的话,效果颇佳,开发塞外,获利丰厚,且塞外土地众多,足以任我使用。就算将来塞外土地分配完毕,不是还有南洋吗?南洋分配完毕,也有其它地方,这个世界大得很。”

万历帝又是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黄来福的眼界这么宽广,又是塞外,又是南洋的,这又让他看到了中国外新的天地。

黄来福继续道:“最后,还有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朝鲜乱平后,让朝鲜国代偿军费,让日本国割地赔款,以解我军费所用。”

万历帝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他觉得和黄来福说话,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让他气有点透不过来,他说的一言一语,实在是太惊世骇俗了。

万历帝想象不出,一个边镇的军将,怎么会有这样的想象与头脑。

他缓缓地道:“让朝鲜国代偿军费不可取,朝鲜乃我大明属国,一向侍奉甚恭,天朝帮他们平乱,怎么能要他们代偿军费呢,不说朝臣们不答应,就是其它属国,也会寒心。”

黄来福暗叹了口气,古代中国,向来都是要面子多过要里子,这高丽棒子是什么东西,作为后世的他可是明白得很,不过现在朝鲜国上下确是对大明非常恭敬就是了。

明面上黄来福恭敬地道:“皇上英明,是臣愚昧了。”

不让朝鲜国代偿军费,不过万历帝却对让日本国割地赔款,偿付军费,倒是兴味昂然,这是他与眼下大明朝臣及以往的大明皇帝区别最大的地方。

万历帝兴致勃勃地道:“倭人扰我属国,确是应该给于惩戒,不过,日本国国弱民穷,他们有那么多的银子吗?”

黄来福微笑道:“皇上有所不知,我大明民间,特别是江南一带,称日本国为‘金银岛’,据臣从一些商贾中得来的消息,日本国每年出口到江南的银子,都在百万两之间,他们的银子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