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瓜迪奥拉则是延续了范加尔的这一套体系,希望能够更进一步。
就这一点上,拜仁成功了吗?
答桉很明显。
在高深前世,瓜迪奥拉连续三年拿下德甲,连续三年杀入欧冠半决赛,这份成绩单没什么可指摘的。
唯一的遗憾就是,瓜迪奥拉没能给拜仁带来成绩上的突破,拿下欧冠。
尽管,他们一直都是欧冠赛场上最具竞争力的豪门。
那问题出在哪里?
还是得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上。
拜仁的球员很难去适应瓜迪奥拉的这套打法。
不仅是拜仁,后来的曼城也一样是如此。
tiki-taka体系在巴萨的成功,从来都不仅仅只是战术层面上的成功,还有天才球星们的成功,以及天才主帅的成功。
什么意思呢?
球迷总喜欢把一支球队的成功归结为某一名巨星,某一位主教练,某一套战术打法,这是错的!
足球是团队运动,是体系作战。
任何一支球队的成功,都一定是球员、战术和主教练,甚至背后管理层的协同作战下所取得的成功。
瓜迪奥拉带着他的这套战术到了拜仁,到了曼城,都遇到了一个最严重的问题,球员。
他再也找不到像梅西,像哈维,像尹涅斯塔,像布斯克茨那样的球员了。
当他到了拜仁,他会郁闷地发现,拜仁的球员一样可以踢出很高的控球率,但他们的进攻打得没有威胁,为什么?
因为缺乏节奏变化。
那为什么会缺乏节奏变化?
在巴萨,突然改变比赛节奏的手段不少,哈维的传球,尹涅斯塔的推进,梅西的突破……
可这些在拜仁都没有。
甚至在最基本的控球稳定性方面,拜仁都达不到他的要求。
很多人会奇怪,明明施魏因斯泰格是多么优秀的后腰,在海因克斯麾下,他是欧洲最好的后腰,可瓜迪奥拉怎么就不用?
甚至宁愿用拉姆和阿拉巴来踢后腰?
这就是战术层面上的考量。
海因克斯更多是踢双后腰,施魏因斯泰格是其中之一,在他的旁边还会配备一名防守能力很强的防守型中场,如比达尔、赫迪拉等。
但瓜迪奥拉的四三三是要踢单后腰。
施魏因斯泰格在单后腰体系里,尤其是在强强对话里,他会把自己的问题暴露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