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页

刘备和关羽同路,两人一路上同榻而眠,畅谈往昔岁月,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三人一起征战的时光。在分别时,关羽还郑重的对刘备说,南征的事让翼德去吧,孔明心思太多,已经是丞相了,再掌了兵权,恐怕不是好事。刘备应了,两人撒泪而别。

曹彰带着五千精骑,和关羽一起护送天子回洛阳。关羽是大将军,他是车骑将军,以后就同殿为臣了,更重要的是,如果要西征,就肯定要借助蜀国和越国的力量,和关羽搞好关系就非常重要。曹彰虽然不善于溜须拍马,但是他和关羽的脾气差不多,又和孙绍很谈得来,关羽对他倒是颇看得顺眼,两人一见如故。

在洛阳城外,曹彰辞别了天子,一路赶回邺城。进了城,他连梳洗都没来得及,让人把孙绍送的礼物给夫人送去,自己带着几个亲卫直奔铜雀台见曹操。曹操正在听曹丕汇报工作,看到风尘仆仆的曹彰,他面无表情的示意曹彰坐下一起听曹丕说政事。

曹丕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冲着曹彰笑了笑,然后平静如常的把最后两件事说完了,这才笑道:“子文,辛苦了,这一趟和诸王斗智斗勇,成绩不错啊。”

曹彰笑了笑,带着几分矜持:“兄长过奖,只是借父王的威风而已。”

“借我的威风?”曹操嘴角一挑,顺手抓起案上的一张纸扔了过来,纸在空中晃晃悠悠的,象是一片落叶飘落到曹彰的面前。曹彰弯腰捡起来看了一眼,正是载有四王折箸为誓,不在大汉境内起刀兵的大汉公报。

“父王?”曹彰忐忑不安的看了一眼曹操,嗫嚅道:“当时情势所迫,儿臣不得不如此。”

“形势所迫?”曹操哼了一声,怒气勃发:“我看你是自己早就想这么说了吧。”

曹彰尴尬的一笑,事情正如曹操所说,可是他却不敢承认,生怕曹操发飚,将北伐的大好前景全部毁了。曹丕见了,连忙打圆场道:“子文性直,他和孙绍比武还行,比这些花花肠子,他肯定不是孙绍的对手,想当年我在宛城也吃过孙绍的亏的。不过这次会盟还算好啦,总的来说,我们也没吃亏。”

曹操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冲着曹丕摆摆手:“既然你觉得还好,那就给子文安排了个庆功宴吧,我和这竖子说两句话,看看他还有没有其他被人坑了的。”

曹丕一笑,冲着曹彰挤了挤眼睛,经过他身边的时候,亲热的拉着曹彰的手道:“子文,好好陪父王说说话,别看他说得吓人,可是念叨你好多次了。”

曹彰心中一热,点了点头。曹丕出去了,曹彰凑到曹操面前,挤出谄媚的笑容,板着脸的曹操看了他一眼,忍不住的笑了,拿起手中的玉如意敲在他的头上:“滚远一点!什么时候和孙绍那个竖子一样学得嬉皮笑脸的,恁是惹人生厌。”

曹彰摸了摸头,憨憨的一笑:“父王,孙绍可是念叨着父王呢。”

“他说我什么?又在背后说我的不是?”曹操站起身来,手背在身后,缓缓的走到台边。曹彰连忙跟了上去,一副很义愤的样子:“他敢。他要说父王的不是,我岂能饶他?”

“好了,别吹牛了,你又不是他的对手。”曹操笑道:“跟我说说,你那个大将军换了些什么好处?”

曹彰连忙从怀里掏出和孙绍签定的备忘录,一项项的向曹操解释,曹操静静的听着,不时的点评一两句,不过大部分时候却是看着远处如烟如雾的旷野沉默不语。曹彰说完了,默默的站在他的身后,看着沉默如塑像一般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