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既然事情已经达成,众人自然是起立告辞,然而,心头疑惑的高俅觉得胡宪明仍有话要说,待所有人出门之后,他便立刻叫来一个仆役,吩咐其通知将胡宪明引到小书房等候,自己却坐在主位上思量开了。事到如今,似乎没有在瞒着三个幕僚的必要了。

听完高俅言简意赅地转述的那些景况,饶是吴广元自诩见多识广,此时也禁不住勃然色变,更不用说金坚和焦恩仲了。三人面面相觑了好一会,金坚这才试探着问道:“高帅的本意,就是用此事胁迫那些豪族就范?”

“话不是这么说。”高俅缓缓站起身来,联想到自己事先查阅的吏部旧档,不无感慨地道,“不少人说治理蜀郡当用政峻猛,这才能用高压手段镇住蜀人;也有人说蜀地多夷民,当宽柔相济用政和平。所以,我如今只能取之中道,太宽则不足以立威,太严则容易导致民变。所谓谋逆究竟是真是假我如今还不能确定,但是,那些豪族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他们应该也已经有所耳闻才对。”

“高帅,这……风险太大了!”吴广元终究还是忍不住出口劝道,“朝廷最忌讳的便是那两个字,虽然高帅……但这毕竟是大事啊!”

“我也赞同高帅的做法。”焦恩仲一扫往日的懒散,双目光芒大盛,“事到如今,光是防备远远不够,毕竟这是很可能要发生的事,在考虑如何将逆党一网打尽之外,从此事上头如何赚取更大的利益,不正是我们可以设法的么?”

“穆方所言不差。”金坚也被激起了豪气,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大人既然能对我们透露这些,我们自然会殚精竭虑。只是,事情不能拖太久,倘若近日有变,大人还能得到功劳,但若是拖久了,恐怕政事堂那里……”

“你们……”吴广元万万没有想到两个同僚竟会如此大胆,愣了半晌之后只得自失地摇摇头道,“看来我真是老了。”他露出了一个自嘲的笑容,突然脸色一正道,“大人,您能不能拿个章程出来?只要在框架之中,我们便为您好好筹划筹划!”

第二十三章 敛锋芒胡氏交心

看到高俅一个人走进书房,胡宪明心中大大松了一口气,他刚刚虽然用了点心计,却一直担心对方没看出来,所以出门的时候故意落在了后头。总算天遂人愿,就在他快要走出大门的时候,终于有人前来将他请了回去。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前面那帮老老少少的表情还真是精彩。胡家能够独领一时之风骚,又岂能事事都和凡夫俗子走同样的道路。

“高帅。”

“坐吧。”高俅随意地挥了挥手,自己在居中的主位上坐了下来,心中却仍在思考胡宪明此举的用意。巴蜀之地多俊杰,他记得自己的老师苏轼就是四川人,除此之外,出身巴蜀而位列朝堂的更是数不胜数,所以,自己若是光用官威来压人,效果可能只会适得其反。“胡老刚才似乎有意犹未尽之嫌,我也只好请你到书房一谈了。”

“草民惶恐。”胡宪明欠了欠身,脸上的表情却不似早先那么刻板。“高帅初来乍到,在不少事情上难免为小人蒙骗,草民不才,愿意为高帅稍解疑惑。”

“嗯?”高俅眉头一皱,心中立觉一沉。胡宪明话中有话他自然能够听得出来,但是,这种阴阳怪气的态度却着实可疑,什么叫做小人蒙骗,什么叫做稍解疑惑,难道,胡家是有意想玩弄自己于股掌之上么?

“胡老,你这话从何说起?”他刻意加重了三分语气,目光中也多了一种炯炯神光。“我受圣上之命安抚西南,自然就要把诸事理出一个头绪来。我想这点苦衷,本地的乡亲父老应该还是心中有数的。”

“高帅所言极是。”胡宪明虽然低垂着头,但眼角的余光始终在观察着高俅的表情。此时,他见火候差不多了,立刻抛出了精心准备的货色。“草民所谓的小人,其实就是那些不分是非的刁民。巴蜀临近吐蕃,周边又有诸多蛮夷,而此地的汉民又刁钻滑胥,高帅想必也应该清楚。就拿最近成都府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来说,人们皆道是刁民挑唆,并不以为然。再说,我朝对世家豪族已经多有防范,又有多少人敢真的藐视朝廷法度?不过是几许害群之马罢了,高帅若是能够杀鸡儆猴,百姓自然会拍手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