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庐陵君和廉颇将军的回书到了。”李牧的一名亲兵将一封信递了上来。在秦军调动兵力的时候,李牧就把情况做了汇报,并且请示赵军的部署。
李牧打开书信一看,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内容是让李牧依托壁垒最大限度的杀伤秦军,实在守不住的时候,令李牧立即撤退到赵军的大本营。
李牧觉得赵括和廉颇联名签署的命令非常明智,按照这个部署,秦军在壁垒之下肯定要扔下近五万具尸体,而赵军最多也就损失一万多军兵,这个买卖绝对是稳赚不赔。
宋家壁垒之上,秦军在第二次进攻失败,第三次进攻即将开始的时候,白起的双眼终于睁开了,对眼前惨烈的战场视而不见,问身边的司马梗道:“赵括和廉颇肯定会下达这样的命令,让李牧借助壁垒阻杀我军,然后在恰当的时间迅速撤回赵军主力的壁垒之内,你有办法阻止李牧回撤吗?”
司马梗深思片刻,道:“想要阻止李牧所部迅速回撤,我军当另起一支大军攻击麋山,李牧所部现在距离麋山应该最近,在这等情况下,李牧不得不前去支援麋山的赵军。”
白起笑道:“所以,我们调动赵军的目的就达到了,麋山虽然在赵军的后方,但是有一条小路可以穿插而过,我已经让王齕将军领兵七万前去进攻麋山,算算时间,在李牧想要撤退的时候,王齕将军进攻麋山的消息也会传到李牧的耳朵里,李牧没有别的选择,要么坐看麋山失守,要么举兵前去救援,半路上就是他的死地。”
司马梗的思路逐渐清晰,道:“赵括和廉颇应该会非常的在乎李牧所部,得知李牧所部被包围的消息,肯定会全军来救,而我军可以利用这其中的两个时辰攻打麋山,麋山虽然也有十万赵军驻守,可我军一定可以在两个时辰之内拿下来,前提是要牺牲足够多的兵力,当赵括和廉颇得知麋山即将失守的时候,必然会分兵前去救援,那么留给李牧的时间就不多了,赵军两下皆救,可无论李牧还是麋山,他们都救不走,因为这里面有两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差……”
“为了两个时辰的时间,我军牺牲十几二十万人,看起来似乎不值得,但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了,军粮只够一天用度,这一天是决定我们生死的时间啊!”白起长叹道。
“君上……大王已经快到河内了,这是大王从咸阳出发的时候写给君上的信,请君上过目。”白起的亲兵将赢稷的密信递了过来。
白起苦笑不已,秦王终究还是从咸阳赶到了河内,白起不否认秦王亲临河内的举措对秦军有莫大的助益,可那是在秦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自己这一战要失去二十万的兵力,秦王能接受吗?
司马梗见白起看过王书之后,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古怪,关切道:“将军是不是担心大王无法理解将军的做法?”
白起点点头道:“以我军的二十万人,换取赵军的十万之众,还有麋山的粮仓,这对我军是有利的,可以说是一场胜利,只是这样的惨胜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啊!”
第三百九十四章 鏖战(三)
“狗日的,去死吧!”一名赵卒将爬上壁垒的秦卒狠狠的刺死,他的身上已经浸透了鲜血,有他的,也有敌人的,将秦卒刺死后,他感觉到了一阵眩晕,知道属于他的生命已经非常短暂了,只见他怒吼一声,将兵器抛出扑上了一个登上壁垒的秦卒,和秦卒一起摔下了壁垒……
李牧冷眼看着这一幕,这就是他带来的北疆兵卒,在面对匈奴和胡人的时候,这些兵卒成长为百金之士,和秦军的战斗,无愧他们精锐之名,这就是赵军的气势,那是一种骨子里的血性。
战斗持续的激烈,秦军根本不在乎死伤,这已经是第三次进攻了,秦军虽然把赵军的壁垒打开了一个三丈左右的缺口,可秦军始终无法冲进壁垒之内,因为赵军的抵抗非常坚韧,寸土必争,秦军想要扩大战果极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