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江春霖上折子,委婉地说摄政王殿下用人有问题,没有做到亲贤臣,远小人。对于奕匡力那样的贪腐之人,朝廷不追究他的罪责就不错了,反而又给了那么多的荣誉,实在是不应该。这是借批评朝廷优赏不当,实则在参劾奕匡力和袁世凯。
御史赵炳麟也乘机发动,上疏密陈用人大计。赵御史说,袁世凯当军机大臣最令人担忧。说袁世凯为人奸诈多端,善于结党营私。还说袁世凯现在势力虽大,但根基不稳,现在罢黜还来得及,要等日后,就是朝廷想动也动不了了!
紧接着,御史陈田也上疏参劾袁世凯。
御史们的反袁是停留在文本层次上,亲贵们的反袁则是动了杀机。主张杀袁世凯的,都是些厉害的满洲王公,比如说肃亲王善耆和镇国公载泽。
善耆官居民政部尚书,掌握全国警政;载泽是度支部尚书,主管财政税收和银行。这两人和载沣关系都很密切,平日和袁世凯有着不小的矛盾。善耆和载泽同时秘密向载沣进言说道:
“此时若不从速处置袁世凯,后果将不堪设想,朝廷内外,军界政界都有袁世凯的党羽;以前姓袁的畏惧的是慈禧老太后,现在太后晏驾归天了,在袁世凯心中已经没有人可以钳制他了,现在不除,他日这家伙的势力更大了,咱们想除都动不了了,搞不好还死在他手里。”
那位年轻气盛的小恭亲王溥伟甚至提出效仿圣祖康熙皇帝除鳌拜的方法搞掉袁世凯,这位溥伟王爷家中有一柄咸丰皇帝赏给他祖父的白虹刀,他们把它看成尚方宝剑一样的圣物,小恭亲王打算请出这把祖传宝刀,做杀袁之用。
朝中既然有人主张杀袁世凯,自然也就有人主张保袁世凯。领衔军机大臣奕匡力当然是最不主张杀袁世凯的人,真的干掉袁世凯,奕匡力自己离死亡也就不远了!所以,这位庆亲王是最坚定的保袁派!
奕匡力听说载沣要杀袁世凯的时候,就去找他这位摄政王侄子理论了一番,奕匡力问了一句让人发寒的话:
“杀袁世凯不难,不过北洋军起来造反怎么办?”
一想到彪悍的北洋新军,载沣真的害怕了!
而另一位汉族老臣军机大臣张之洞也不同意杀袁世凯。张之洞认为,国家正值国丧,皇帝年幼,维持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实在不容易。在这个关键时候,轻易诛杀大臣是不妥当的。
张之洞与袁世凯的私人关系并不怎么样,但在生死问题上,他作为一名汉臣,难免有种“兔死狐悲”的伤感。张之洞在朝野的威望可以用“德高望重”来讲,他的态度,不能不让载沣慎重考虑了!
而当载沣执政之后,袁世凯也很知趣地说自己脚瘸了,不方便走路而请假了。这是袁世凯暂时隐退之计!
当从奕匡力那里得知载沣一伙人可能要对他采取严厉制裁手段的时候,袁世凯有些手足无措,因为袁世凯身在北京,手里没有一点武力,他的嫡系北洋军都被调往外地,北京城里驻扎的是死对头铁良控制的第一镇部队。倘若载沣真的下毒手,自己的性命还真的保不住了!
“大帅,大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