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时不时地还会有许多零星的日军部队从路旁突然杀出,它们是大多是寻找能回到己方战线的突破口,却经常会给前进中的中国军队部队造成一定的混乱。这样的情况通常维持不了多久,因为中国人的反击手段非常丰富。
21日,当“项羽”摩步师的先头部队能远远地从望远镜里看到岩屋的屋顶时,在他们身后的是一个个被征服了的茶水河农庄。
在中国军队的前进途中,道路的左右两侧尽是日本人遗弃的装备,偶尔还能看见几门损坏的大炮。又越过了几个村子之后,突然,望见一片巨大的尘雾向南方延伸,大家本以为这一定是正向南逃跑的日本人的军车队,但经过附近一个十字路口时,才发现这是杨林将军所指挥的第9装甲师……
现在,岩屋城就在中国军队前方不远处,比起之前那些日本小镇要气派许多,沿街马路都非常广阔、干净,甚至看不到一个日本人。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当中国军队的装甲车隆隆驶过市郊的街区时,没有听到一声枪声,也没有踩上一颗地雷。中国士兵所能看到的,尽是那些正胆战心惊地从窗户向外偷看的当地居民。
而最让人觉得触目惊心的还要算一面布满了枪眼、一人多高的石墙,那是战争的烙印。当然,在道路的左右两侧也不乏巨大的弹坑和破碎的房子,“雨鹰”似乎刚刚对这个城市进行过轰炸……
紧接着士兵们穿过一处布满弹坑的铁轨,扭曲着伸向空中;电话线飘挂在已经倒掉了的电线杆上;火车站已经完全成了一片废墟……随后,一颗子弹呼啸着从士兵们的头上掠过,肯定是有个日本佬隐蔽在附近的某个地方。
当然侦察营的任务就是占领这个城,士兵们开始搜索周围每个房屋,各个连的连长、排长则开始寻找合适的地点安营扎寨。
在前方不远处的拐角处,几辆中国军队的装甲运输车和一辆来不及撤退的日军卡车交上了火。一阵激烈急促的交火之后,3名日军士兵举枪从车子里走了出来,而当中国士兵试图靠近这辆卡车时,突然从卡车里面传出呼喊声:“不要开枪,我们是中国人!”
在靠近检查后,士兵们发现了两名被俘的中国士兵,其中一个头部受伤,缠着绷带躺在卡车里……
这时候侦察营突然接到从师部下达的命令——放弃岩屋城,那里对“项羽”师已经没有意义,在春日野集结,随时听候师部调遣。
当然,师部高层也不会让吴民少校平白无故地放弃刚刚得到的岩屋城,原来恰巧“项羽”摩步师接到部队向南转向前进的命令,目标是在茶水河下游流域渡河并向南、向着京都方向进军。为了能加快前进步伐,萧远命令1团团长俞星上校迅速组建一个战斗群,作为整个师的先头部队渡过茶水河,并在那里组织防御工事、阻止日军撤退,达到围而歼之的目的。
俞星战斗群的组成为突击1团第1侦察营、第2防空营1连和2连、第1坦克歼击营的1个连……
11月22日凌晨,1团2营抵近了北野村外,并准备于当天4点对其发动进攻。尽管期间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是部队还是在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后拿下了村子,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中国军队在占领这个村子的时候几乎没有抓获什么俘虏,而当俞星安排人开始搜索茶水河河岸的时候,居然先后有超过1000名日军士兵从河边的灌木丛中被驱逐出来,并成为战俘,中国人自己都对这个现象感到纳闷,但日军士兵自己为他们解开了这个谜团——由于茶水河河面较宽,又没有过河工具,他们只能干等在河岸边等待对岸的船只前来搭救,结果船没有来,自己倒先成了俘虏。
没工夫多做思考,2营的第一批士兵立即乘坐皮划艇过河,并成功在距河对岸800米处的下游建立起了一个桥头阵地。
当时1团2营的一名排长尉回忆了行动的整个过程:
“清晨的时候,我们拿下了在茶水河边上的小村子北野。在那我们不仅抓获了数量惊人的俘虏,还找到了足足装备一个团的战利品。我打听到村子曾经有一个渡口,不久之前还被日本人使用过,但是它现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