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石川失陷之后,日军部队主动向南撤退了,此举更是给中国军队空出了足够的发挥空间,而前进方向上不利的地形也迫使突击2团3营放弃了北野南岸的桥头阵地。
稍事整顿之后,几乎已经基本到达茶水河南岸的突击2团继续向前推进,并于11月26日当天拿下了高度……而1团此时将他们的指挥部也移到了南岸,连第1炮兵团也把指挥部挪到了前线。
而在第16摩步师穿越过桥头阵地之后,眼前日军的抵抗明显大大减弱了。但“项羽”摩步师只向南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全部攻击主力驻扎在南岸的桥头堡里……
尽管没有得到上级的具体指示,但那些“项羽”摩步师的士兵们可是不甘寂寞,1团7连的部队开始主动向西面方向靠拢,他们首先要确定西宫浜附近的大桥是否还能继续使用,结果却让人失望,经侦察表明该桥肯定已经无法使用,3小时之后部队撤离了那里。
同时,第16摩步师在试图强行穿越上岛河的过程中与渡口的日军守军发生了激烈的交战。
据此,“项羽”摩步师接到命令,保证茶水河与上岛河之间的地区,同时扫除尺鹤至摩章之间可能存在的威胁。当然这样的行动显然没必要出动整个师,萧远迅速组建了一些必要的战斗群,用以应付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
而得到加强了的1团1营则作为整个师的开路先锋迅速向上岛河方向挺进,但很快也停下了脚步。日军炸毁了上岛水坝,引起了很大面积范围内的洪水,在整个上岛河流域上形成了一个大湖泊……
与此同时,留在后方负责警戒的2团3营被派往库北方、切断沿岸地区日军部队的撤退路线,并和第23装甲师将其死死套牢在中国人已经下好的口袋里。
大约早晨4:00后,3营从开始出发,这次伴随他们一起前进的还有一些来自其他单位的部队:1个轻型榴弹炮连、1个重型榴弹炮连,来自2团第16、17连的2个排以及信号营的一个无线电班,用于同师部联络。此外,第2防空营的两个连也将由他们的指挥官率领,一起前进。
很难想象日本的11月天气居然会如此恶劣,快临近中午的时候,军队抵达了新田村。3营随即将此处作为基地,对东北方向各派去了一个摩托排。很快两支部队便有消息传了回来——向东南方向前进的那个摩托排在几公里之外受阻于上岛河的支流而不能继续向前推进,东北方向的侦察队则报告说村田已经被敌军占领着。从侦察机那里得到的消息却是日军主力已经退过了村田附近的上岛河支流,正沿河向南撤军,因此留守在村田的日军只可能是负责断后的小股部队而已。
现在,中国军队有两个方案可以继续追击敌军:在新田村以东乘橡皮艇渡河,然后步行追击;或者是开足马力沿着上岛河支流行驶,从东岸炮击日本人。第一个方案很快就被战斗群的指挥官否决,显然靠步行是不太可能追上正在撤退的日军。因此,尽管燃油供应不足,战斗群指挥官依然决定采取第二套方案,将部分部队滞留在原地,燃油集中分配给部分状况较好的车辆,迅速开始追击南撤的日军。
2团11连、13连,第2炮兵团1连,第2防空营2连依次展开了攻击队形。与此同时,原先滞留在北岸的最后一批日军部队也抢渡过了上岛河支流,他们顺道还摧毁了所有的船只和渡口。
这一路上,中国军队没有遭到任何、哪怕是象征性的抵抗,部队在夜色中抵达了山养,在那里安营扎寨。第二天的清晨,13连被派往土赤,它们的任务是要同第23装甲师、第126掷弹兵团取得联系,据估计此刻他们应该已经前进到以南大约12公里的地方。
在此后的一天里,攻击战斗群在月见(sherebkoff)附近遭遇日军大部队的强有力的阻击。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突击2团13连的一名下士描述了他在沿上岛河支流一线追击时一段有趣的战斗经过:
“……在沿上岛河支流追击日本人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分散行动,这回我们总共只有两个排的兵力。我们穿过一片高高的向日葵地,远处依稀可以看到一个孤零零的小村子,听说这里的房屋都是用牛粪造起来的,屋顶由玉米秆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