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迎接他们的,却是中国士兵最猛烈的弹雨,一排日军士兵倒了下去,接着,又是一枚炮弹在日军之中炸响,“轰”的一声,鲜血和死亡的气味充斥满了整个战场……
与此同时,“项羽”摩步师的主力部队已经基本赶到战场,做为主力使用的3团的官兵们正试图赶上已经走在了前面的友军,其先头部队正赶往美术馆地区,而已经就位的3团1营接到的任务是从左翼推进,直至东京国立资料馆。
至此,“项羽”摩步师下属的2个团已经全部参与到战事之中,随着后续部队的快速推进,这2个团的战线也基本上拉成了一条直线。随着越来越多部队的到达,双方交火的程度也日趋激烈,“项羽”摩步师的下级军官们嚷嚷着要完全拿下东京,哪怕是同日军最精锐的近卫师干上一仗也在所不惜。
但直到1个小时后,“项羽”摩步师才算和对手真正打上了一仗。当天早晨,2团2营抢先向三目通发起了进攻。激烈交火之后,2营拿下了三目通外围由日军重兵把守的一些要隘,尽管兵员伤亡不算惨重,但却失去了2团7连连长。暂时由7连中年纪最长的马成下士接过了指挥大印。下士不辱使命,成功地带队完成了当天预定的任务,全连的骁勇善战使哈兹在第2天便被提拔为中士……
“项羽”摩步师中2团1营,此时正在装甲2团的庇护下士气高昂地朝前推进,并且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进入了东京大桥。这无疑将对敌军构成重大威胁,因为中国军队即将攻占日军发动反攻的策源地。
糟糕的事态远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日军马上意识到他们不仅要保住阵地,还要扩大并巩固阵地。而中国军队方面也很清楚日军将不惜任何代价来保卫东京。中午12:30分左右,前方传来消息说日军部队已经发起了大规模的反扑。尽管当时2团3营和3团1营已经构筑了防御阵地,但当时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日军的大炮与步兵配合,先后攻取了好几处阵地。罗云率部果断地进行了反扑,一口气击毁5门日军火炮,使得激烈紧张的局势有所缓。
当天,萧远召集各部队长官开会,确定就地固守已夺取阵地,并就势展开攻击的作战方针,主防线从美术馆—资料馆—三目通阵地连成一线,而在整条战线的最东端是来自第2团的3个营。师下属炮兵团的各口径榴弹炮也被分散送往各前沿阵地,关键地点上也堆砌起了一个个的临时工事。此外,中国军队顺道还清点了日军早先遗弃在这一带的反坦克炮和高射炮,只要是能开火的便归为己用。
战线上展现的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光景,这里毕竟是日本的首都,日军会时不时地展开攻击,而中国人却把阵地转入了战壕。特别是针对2团3营所负责的防区,日军炮火连绵不断。
萧远并不甘心在已经到达东京的情况下还会出现任何迟延,他指示下属各单位伺机组织反击。但由于当地地形条件的限制,行动时双方士兵间距甚至不超过10米远,埋伏在附近的日军通常会发起突然袭击。
当天抵达目的地的第1侦察营开始大规模向前运动,他们从侧翼包抄日军后路,同时拿下森下。
天阴沉沉的,又开始下大雨了,无论进攻防御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也减缓了日军反扑的步伐。但是云水稍停,中国空军的“雨鹰”式出现在了日军阵地的上空,他们的目标是一条途经资料馆北部道路,日军正是利用这条道路使补给物资源源不断地送抵前线部队的手中。
3个小时之后,缓过神来的日军开始反击,一阵猛烈的弹幕射击之后,日军步兵冲向了三目通;萧远调派了突击工兵营一部前往支援,同去的还有1门75毫米反坦克炮。
当天下午,日军针对西北部侧翼反击渐渐减弱了,这是由于3团已经在那里挖了战壕,给对手留下了准备严防死守的印象。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第1侦察营奉命向东京北部散开,去探明日军兵力部署的确切位置。
从当天傍晚开始,便不断有消息从前方侦察营那里传了回来。而一直以来都处于日军反扑之下的2团正为了能保住三目通至资料馆一线而浴血奋战,在同一地区参战的还有3团所部。
除去日军偶尔为之的数次进攻和来自中国空军“雨鹰”式俯冲轰炸机的反扑之外,那之后的1个小时完全可以用“平静”二字来形容。
与此同时,负责向北侦察的第1侦察营也在他们活动的区域内拉起了一道防线,虽然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斗,但双方小规模的冲突一直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