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抵达偃师之后,李寿着实吓了一跳,他原以为西征军按兵不动,原因在于损伤惨重,但是当他随着大军进入偃师城内之后,他这才发现,前两番西征军的伤亡,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至少,这里还有着十万兵力。
但是为什么,明明还有十万兵力,却止步于偃师,不肯再踏前一步呢?
经过了谢安与长孙湘雨的提醒,李寿这才意识到,这十万西征军中的将领,被函谷关的那位不知名的叛军将领打怕了。
根据战死将领的名单显示,至今为止,死在那那名不知名叛军将领手中的将军,自朝廷五品官阶的校尉往上,已有多达四十八人。
换而言之,比谢安参将的官职只高不低的将军们,已被那个叛军将领在战场上斩杀了四十八人,包括大将军吴邦,南公府世子吕帆。
在了解到那个叛将专门挑着西征军中高层将领杀的前提下,西征军的将军们,哪里还敢再踏足雷池半步?
无论是太子李炜一派的将军,亦或是三皇子李慎一派的将军,在付出了鲜血淋漓的沉重代价后,哪里还敢再靠近函谷关,只是死守着偃师,等待朝廷的援军到来罢了。
但是让这些位将军游戏惊愕的是,天子竟然派来了两个尚未弱冠的毛头小子。
当李寿偃师城中的高台,高声朗读圣旨的同时,底下的西征军将士们,面面相觑。
对于李寿作为统帅,他们倒是还可以理解,毕竟李寿是皇子,是当今天子的儿子,年纪也临近弱冠,可是那叫做谢安的家伙是怎么回事?
一个十七八岁的、乳臭未干的小子,竟然是参将统领?而且还兼有监军的职务?
开什么玩笑?!
抱着那份愤愤不平的心态,至今幸存的二十余位五品以上的校尉、督军、将军,分列两排,坐在偃师西征军帅帐内,闷不吭声。
说是帅帐,其实就是城内一座大户人家宅子内的大厅,与谢安的宅邸厅堂差不多大,当城中的百姓纷纷逃往长安、荆州一带后,西征军便入驻了这里,将这里暂时定为商议军事的所在。
屋内,以此军新任统帅李寿坐在当中的主位,左侧的首席,毋庸置疑是他的心腹至交,被任为参将统领、并能行使监军职权的谢安,而长孙湘雨,则与谢安同席,坐在他的下首。
其余,便是那二十余位五品官以上的军中将领,至于严开、陈纲、项青三人,则分别站立在李寿以及谢安身旁左右,不时用充满着气势的目光扫视着底下席中那些位将军。
唯独罗超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