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问题?”
“战报中清楚写着,夫君大人曾分兵两路,叫其中一路取庐江皖城,这个举动太明显了,就仿佛夫君大人是要提醒太平军,他是冲着鄱阳而去……换而言之,在梁乘四万军进驻庐江皖城的期间,太平军就已应该清楚夫君大人的目的,可是呢,直到数日后,待夫君大人率军抵达湖口,他们这才露面……再看这里,战报上写,双方次日小战,兵力折损细小……这不对劲,既然是小打小闹、只为阻挠夫君大人率军攻鄱阳,那么太平军就没有必要集结十余万兵力……主动暴露手中的地底牌,这可是相当不智的!——依妾身看来,夫君大人是中计了,太平军并非是被他逼出来的,而是主动露面……好叫某个人得知,太平军的主力,皆在鄱阳!”
“某个人?”
“啊,李贤!——李贤久欲攻打三王,奈何太平军主力未现身,他不敢动,如今既然得知太平军主力皆在鄱阳与我家夫君大人对峙,他便毅然挥军拿下了南阳……真敢做啊,那个自小哭哭啼啼的家伙!”
“这……这是好事吗?贤王殿下打了胜仗……”
“你怎么还不明白?”长孙湘雨没好气地瞧了一眼伊伊,细声解释道,“太平军主动出来与我家夫君大人沙场对峙,还傻傻地搬出主力兵马,这些都是做给李贤看的……瞧瞧这里,秦王李慎当时兵马尚在汉中,李贤那家伙在拿下南阳后,几乎是毫不费力地攻到江陵……李贤那家伙是完全落入了李慎与太平军的诡计中啊,只要有一支兵马袭他后方,他进进不得,退退不得!”
“可……可贤王殿下后方没有什么敌军呀……”
“莫要轻视你的对手,此乃兵家大忌!李慎既然如此布置,自然有他的道理!——妾身本来也与妹妹想的一样,可方才细细一想,却发现李贤身背后确实还有一支……”说着,长孙湘雨嘴角扬起几分淡淡笑意,眼中寒芒一闪而逝,沉声说道,“不,准确地说,是三十一支……伊伊,派人去告知姐姐的祖父,就说,三十一支李姓藩王,反了!”
“咦?诶?!”
第三十二章 援军
三十一支李姓藩王反了……
当伊伊亲自来到胤公府上,将长孙湘雨所交代的事与胤公说了一遍,饶是胤公此时已退下丞相之位,不再过问朝中政务,听闻此言心中亦是大惊,急急忙忙与一干酒友梁丘公、吕公以及孔文老爷子等老人一同入皇宫,将此事启奏大周天子李寿。
半个时辰后,大周天子李寿领着老太监王英,代丞相职务、礼部尚书阮少舟,吏部尚书季竑、吏部侍郎王旦,兵部尚书长孙靖,与胤公、梁丘公等老人又急匆匆地来到谢安府上,毕竟眼下长孙湘雨身怀六甲,要让她坐马车到皇宫,这不太现实,万一途中不慎撞到、碰到,李寿可对不起谢安这位至交。
一干人来到谢府前院西侧厅堂,当听到长孙湘雨将她的看法那么一说,堂内众人顿时为之惊叹不已,尤其是她的父亲,兵部尚书长孙靖。
要知道长孙湘雨手中的战报,那可是她特地叫亲信跑腿钱喜到兵部拿来的,毕竟她也担心身在江南的夫婿谢安,只是碍于腹内怀有谢安的孩子,是故不敢轻动,只能通过了解战报的方式关注南边的事。
但反过来说,兵部尚书长孙靖以及兵部内官员手中都有这么一封战报,可结果呢,整个兵部上下没有一人从中看出什么端倪,只当是寻常的报捷战报处理,唯独长孙湘雨看出了其中的不对劲。这便是智慧上的差距,别看长孙湘雨丝毫没有官职在身,可这个女人的智慧,堪称举世无双,着实要超出其父亲长孙靖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