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王维屹知道这在短时期内是不可能的。
俄国是一个如此的庞然大物,想要真正征服这个国家,是一件最困难的事情。
英国呢?也许德国可以击败英国,毕竟英国在此前已经蒙受了如此惨重的损失,但这也仅仅是也许而已……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如果英国真的即将战败,美国绝不会袖手旁观的……
美国会为恩斯特·勃莱姆元帅牵线搭桥,使德国和英国坐下来谈判,但美国绝不会允许德国占领英国,绝不会允许英国彻底失败。
“唇亡齿寒”的道理美国还是懂的……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维屹能够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北非大捷的有利时机,迫使英国坐下来谈判,使德国能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对俄国的战争之中。
而现在这一切正在按照王维屹的设想进行着……
这也是王维屹告诉阿道夫·希特勒的。
北非的空前胜利,不但刺激着德国人民,同样也刺激着希特勒。
伊朗也被夺取了,这让整个战场都连成了一条线。
而且在恩斯特·勃莱姆暂时离开的这段时候,德国也没有闲着。按照亚力克森男爵的指示,大批科研考察队纷纷奔赴德国占领区。
小灵向王维屹提供了大量和石油等燃料开采地区有关的重要情报,而王维屹则把这些情报交给了德国科研考察者们……
石油意味着什么?根本不用王维屹去告诉德国人。而有了他的资料,燃料的开采势必事半功倍。
“一切的一切,都为即将到来的大决战而准备……”这同样是王维屹告诉阿道夫·希特勒的:“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还有一个是苏联。尽管美国遭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我们还是没有力量能够击败他们。苏联却不一样了。随着伊朗的夺取,美英援助苏联最重要的一条道路被彻底堵死。而我们却从几个方向完成了对苏联的包围……”
王维屹和希特勒的目光同时落到了地图上,王维屹这时候脸上露出了微笑:“阿道夫,看到了吗?苏联已经处在了我们的重重包围之中。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将亲自在俄国指挥这次大决战……1943年,将会是战争决定性的一年……而1944年,最晚到1945年,如果一切按照我的设想来进行,我们将赢得这场战争……”
希特勒的眼里露出了狂热,他用最崇敬的眼神看着恩斯特“将军”,就如同许多年以前的那种眼神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