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页

这个长途奔袭的作战计划细节,弗尔克萨姆中尉本人无疑参与了其中的一部分……

弗尔克萨姆中尉和他指挥的六十人小分队,身穿苏联内务部安全部队制服,告别了送行的德军参谋,在黑夜掩护下,悄悄越过苏军前沿阵地,渗透到一个苏联村庄内,根据德军前线侦察人员侦察来的情报,这个村庄内驻扎了一小批苏军,这些苏军士兵来自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

此前有情报显示这些来自高加索的士兵时常流露出对苏联现政权的不满情绪,而来自乌克兰的士兵则对这些言论普遍持默认态度。弗尔克萨姆中尉化装为苏联内务部安全部队军官,化名特鲁钦少校,带领经过化装的勃兰登堡士兵骗过卫兵,包围了这些睡梦中的苏军并解除了他们的武装。

睡意朦胧中的苏联士兵蒙蒙瞳瞳中被命令按民族分列,高加索人被立即带到村子的一段,然后德国特种兵向天空开火,让村内剩下的乌克兰人误认为这些高加索人都被内务部部队枪决……

实际上这些高加索人都被德国人押送到战线另一面去了。剩下的苏军士兵主要来自乌克兰,特鲁钦少校——弗尔克萨姆中尉言辞郑重地训斥了他们的“动摇情绪”,并且命令他们登上卡车,准备押解到迈肯普送这些人“上军事法庭”。

弗尔克萨姆和他化装为苏联内务部部队的小分队押送着这些苏联士兵,一路顺利抵达了在迈肯普的内务部安全部队指挥部。

苏联内务部安全部队的职责,是由nkvd部队隶属苏联内务部,在战前驻扎在苏联境内各大中城市承担国内安全治安工作,战争爆发后,nkvd部队还负责监督武装部队,充当督战队的任务,权利相当大。

nkvd部队分散在各个大中城市,每个单位都是独立的,例如在一些战斗中,尽管它齐装满员,装备精良,但苏军就是调动不了它参加市区防御战,最后还是苏联最高统帅部下令该师才投入战斗。从此可以看出nkvd部队的独立性。另一方面nkvd部队的分散性,使各地区内务部互相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这一点不同于苏军野战部队。在德军洪流般攻势下,苏军指挥机关一片混乱,nkvd部队恐怕也好不到那里去。德军正是摸透了这一点,才采用了化装为nkvd部队渗透的做法……

德军的逼近引起苏军的混乱。弗尔克萨姆的突击队分为三个小组,开始执行计划好的任务。一个小组前去破坏普通讯系统,切断了通向前线的电话线和电报线路,然后这个小组乘乱悄悄占领了中心电报局,用官方口吻回答所有询问电报说这里将被放弃,这正是很多苏联平民和部队所希望看到的;弗尔克萨姆中尉则指挥另一个小组占据了迈肯普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并且行使内务部部队普通职责——制止后撤并提高士气,弗尔克萨姆发布了一系列错误命令让一支苏军反坦克部队、一支炮兵部队和一支步兵部队在开往前线的途中撤回,这最终引起了苏军整个防线的大溃散;前两个小组是为了配合德军的进攻,第三个小组则承担了保护油田和炼油厂的任务,该小组成功阻止了苏军破坏油井和炼油厂的企图,为了达到目的,小组成员指责负责爆破油井和炼油厂的苏军爆破分队错误地执行命令而枪决了整个苏军爆破分队。

弗尔克萨姆的突击队在迈肯普制造混乱的第二天,德军攻击装甲部队的前锋——第十三装甲师侦察营抵达距离布列加河六公里处,德军计划的第二部分开始执行。普罗哈斯卡中尉指挥的二十多人的小分队化装成溃散的苏军士兵,乘坐卡车混入正在向迈肯普撤退的苏军败军中,渗透到布列加河大桥上。

抵达大桥时,德军突击队员故意惊慌失措地喊叫后面就是追击来的德军装甲突击部队,这引起苏军溃兵的混乱,勃兰登堡士兵乘乱开始拆除桥上安置的爆破装置。苏军守桥部队的政委试图制止混乱,但被四散逃窜的苏军官兵挤到一边。勃兰登堡突击队夺取了桥梁并一直坚持到第十三装甲师的到来,这些及时赶到的轻型坦克马上通过并且顺利与弗尔克萨姆的突击队会合。

令人惋惜的是这支小分队的指挥员恩斯特·普罗哈斯卡中尉在保卫大桥的战斗中阵亡……

普罗哈斯卡中尉是继勃兰登堡团第二营第八连连长希格弗雷德·格拉伯特上尉后,为充当第十三装甲师前锋牺牲的第二位勃兰登堡部队的军官。格拉伯特上尉是在为第十三装甲师夺取罗斯托夫河上的铁路大桥战斗中阵亡的,他被追授骑士十字勋章。冯·弗尔克萨姆中尉因为此战表现出来的勇敢授予骑士十字勋章,恩斯特·普罗哈斯卡中尉阵亡后,被追授骑士十字勋章。

这次行动成功的主要原因应当归功于德国军事谍报局对苏联内务部安全部队工作职责、程序的情报收集,没有这些日常积累的情报作为参考,弗尔克萨姆伪装nkvd部队渗透苏军后方一百多公里可以说绝无可能……

……

一系列的胜利,让整个德军的士气已经无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