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页

这一消息直到次日的清晨才为华西列夫斯基所知晓,虽然早就知道了这样的结局,但是当消息真正传来的时候,巨大的悲哀还是在华西列夫斯基的心中升腾而起。

又一个如此出色的将领倒下了,从莫斯科会战爆发到现在,在前线已经牺牲了太多优秀的指挥员了。

而这样的牺牲还会更加加大。

他把马利诺夫斯基阵亡的消息报告给了斯大林,斯大林也不由得怔在了那里。

尽管他对马利诺夫斯基并不信任,但是同样也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勇敢、非常出色的指挥员。

现在,他又蒙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让我们向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同志默哀吧。”说着,斯大林低下了头。过了一分钟后,他才重新抬头问道:“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前线的状况已经变得非常恶劣了吧?”

“是的,斯大林同志,非常的不容乐观。”华西列夫斯基巧妙的使用了“不同乐观”这个词:“马利诺夫斯基军团的失败,使我们的防御堡垒丢失一个非常有力的屏障,我判断,明天战争力度将会减弱,但这并不是说明德军会减缓攻势,而是为了更大规模的进攻准备。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七到十天内德军将发动决定性的进攻,莫斯科的命运将在这一次的战斗中得到最后的裁决……”

对于“裁决”两个字,斯大林明显的感觉到了不舒服。他只喜欢裁决别人的命运,而不喜欢自己的命运遭到裁决。

可是,目前这样的不快他必须要压制在心头……

“马利诺夫斯基同志在牺牲前,托我转达了他的想法,他强烈的建议您立刻立刻撤离莫斯科,这里已经变得非常的不安全了。”华西列夫斯基忠实的转达了马利诺夫斯基临终前的嘱托:“而我和朱可夫同志也是一样的想法,这里的确已经非常的不安全了……”

斯大林并没有立刻回答。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这里的不安全性,但他绝不愿意离开莫斯科。

自从战争爆发之后,斯大林把政权、党权和军权全部集中在自己手里。统帅部大本营改组为总统帅部大本营,之后又改组为以斯大林为首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从这一天起斯大林都是最高统帅。

然后,他领导国防委员会,起又兼任国防人民委员。战争的不断失败对于他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但他保持着表面的镇定,因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觉察到他的惊慌失措和压抑消沉。

战争初期,斯大林每天工作16至18小时,他消瘦了,变得更加生硬、偏执,甚至往往很凶狠。每天都有几十份军事的、政治的、思想的和经济的文件要向他报告,这些文件经他签署之后,就成了命令、指示、决定和决议。应当说,把政治权力、国家权力和军权全部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是有利也有弊的。从一方面说,在非常情况下,权力集中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力量来解决主要任务。从另一方面说,绝对的大权独揽就极大地削弱了各级领导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头号人物的批准,要采取任何重大的决策、行动和步骤都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大本营里直接在斯大林身边工作的只不过是两三个人。但是他们的工作仅仅是完成最高统帅的委托。在战争时期,政治局委员中起过显著作用的,除斯大林外,也许只有沃兹涅先斯基、日丹诺夫和赫鲁晓夫。沃兹涅先斯基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还没有受到如实的评价,他积极地处理了苏联的经济问题。日丹诺夫和赫鲁晓夫担任过不同方向和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他们是斯大林意志的积极贯彻者。至于伏罗希洛夫,他在几次失败的防御战之后,失掉了斯大林对他在“作战方面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