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部是从户部分离出来的一个不算新组建的部门。俣国的金融机构设立、对外贸易、国有商业发展、海外能源开发等都归属于商部,户部则不再插手此类相关事宜。原户部尚书年庆调任商部任尚书。原户部侍嫏出任户部尚书。最早一批进入经济研究院的那些人,如今都在户部和商部担任要职。而经济研究院和科学研究院则归入了学部。原吏部尚书刘骞调任学部担任尚书。年庆和史玉仍旧兼任经济研究院和科学研究院的院长,不过下一任的院长就会在两院的一级研究员中选拔了。
现任吏部尚书是从地方上选拔上来的官员。刑部、礼部的尚书仍旧保持不变。秦忠义为首的特种营如今更名为清平卫,仍旧直属皇帝,作为皇帝的亲军之一。清平卫不仅要保护皇帝的安全,还会奉皇帝之名调查百官——有那么点锦衣卫的意思,但与锦衣卫又有本质上的区别。
今日是太极殿的朝会,所以不见一名武将。朝会进行到一半,外务部的一名员外郎站出来:“陛下,臣,有本奏。”
接着,他便说:“陛下,随着我俣国越来越强大,前来朝贺的各国使团也是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国王子甚至是国主。陛下正值壮年,可若要彰显我俣国的大国之威,臣以为,我俣国如今最为需要的,却是我俣国的太子。”
永安帝曾说过,十年内他不会考虑太子一事。距离永安帝说这句话已经过了十年。只不过一直没有大臣上奏立太子一事——因为重臣们一个都不提——今天突然有这么一位从五品的官员在大朝会上正式提出了立太子的事情,现场的气氛顿时异样了起来。
秦王、吴绍王、献逸王、史玉等所有人都看向了这名官员。此人是外务部的员外郎,外务部尚书关明辉眼底发冷。在这之前,他的这位他从来没有放在过心上的属下可从没有露出过半点关心太子一事的迹象!
永安帝神色莫测地出声:“哦?那卿以为,谁是最合适的太子人选?”
永安帝没有发火,甚至还接着对方的话头问了。不少人的心都提了起来,秦王不动声色地随着其他人的动作看向上首。
那人躬身道:“回陛下,臣以为,秦王殿下乃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秦王的眼里闪过一瞬的杀意,站在左侧最前方的他立刻走出来跪下:“父皇,儿臣尚还年少!”
关明辉作为齐王的亲舅舅,提出太子一事的又是他的下属。这种时候,关明辉出声不出声都会引人猜测。支持或反对更是都不讨好。吴绍王和献逸王摸不准这人是不是陛下找的推手,犹豫要不要出列,史玉却第一个走了出来。
双手手持笏板,史玉作揖后说:“陛下曾说过,十年内不提太子一事,不过十年之期已过,臣也以为太子一事不能再耽搁了。”
永安帝:“那兴乐侯以为,谁最合适?”
史玉又一躬身,说:“论年龄,只有秦王殿下与齐王殿下最为合适。两位殿下各有所长,各有风采,无论谁为太子,于国于民都是幸事。”
关明辉恨不得上去抱住兴乐侯啃一口。有了史玉这一出,关明辉迅速出列:“臣以为,齐王殿下更为合适。”
陈长庚走出来:“臣却是以为,无论是秦王殿下还是齐王殿下,都适合太子一位。”
吴绍王和献逸王看出其中的猫腻了,两人立刻出列,表示认同兴乐侯所言。无论是秦王还是齐王,都能担太子之责。
太子一事被拿到了明面上。大部分大臣都表示秦王和齐王都各有风采,都可胜任太子。其余品阶低的官员则集体保持了沉默。至于那位第一个站出来提到太子一事的员外郎……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而出身四院的官员们也都保持了沉默,默契地表示对这件事不参合的态度。
那名员外郎在无人出列之后,却是再次说:“两位殿下确实各有所长。但臣以为,秦王殿下身为陛下的皇长子,在无嫡子之下,却是更为合适。”
秦王当即叩首:“父皇,儿臣虽是皇长子,却非嫡子。太子一事,儿臣以为为时尚早。”
永安帝坐在上首,语气听不出喜怒地说:“朕以为,第一个提出太子一事的该是文渊阁,却没想第一个拔得头筹的却是外务部。”
“臣惶恐!”关明辉跪下磕头。
史玉道:“外务部所言却有道理。”
关明辉记住了兴乐侯今日的这份大恩。
永安帝:“太子一事,朕自有计较。都起来吧。朕乏了,退朝。”
张弦立刻上前一步,高喊:“陛下回宫——”
“(儿)臣恭送陛下——”
文臣们目送陛下离开。在永安帝离开太极殿后,关明辉回身,恶狠狠地瞪向他的下属郭员外:“郭员外近日可是受了什么‘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