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张承业后,李璟第二天一大早,便又率着铁壁营立即赶去了乌湖岛。
他这么匆匆的离开,其实也不全是因为赔款的事情。更主要的,是李璟发现他现在呆在沙门岛上有点十分尴尬。和郡主意外的突破了那层关系后,虽然郡主表现的比较奔放,但小小的沙门镇,低头不见抬头见,见到后总感觉有些不太自然。更加要命的是,如今于幼娘算是彻底的钻了牛角尖,直接给搬进李府了。
李母等人不明白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李璟可是心知肚明的。于幼娘本来就一颗心系在他心上。这次她想不开,李璟把她救了,可也看了她的身子,还吻了她。至少于幼娘是这么认为的。于琄是一个过于正直的人,他的女儿于幼娘也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女子。所谓男女授授不亲,男女大防。更何况,如今整个人都给李璟给看了,还亲了她。李璟又亲口说出留下她在沙门镇,她便高兴的搬进了李府,这也算是她的大胆主动之举了。
她是越发的主动热烈了,李璟却是大感麻烦了。于幼娘是一朵漂亮的月下蔷薇,可是蔷薇虽美,但却充满着尖刺。一不小心,可就是会扎的满手血的。
家里现在是呆不下去了,每当一家人一起吃饭时,面对着于幼娘那火辣的目光,李璟就感觉在主人的眼皮底下做贼似的。这样下去,早晚得出事。干脆离开沙门镇,跑去乌湖岛接收赔款去,也算是躲下清静。
谁说女人多就是齐人之福的?李璟现在却是已经被几个女人弄的焦头烂额了。
李璟赶到乌湖岛的时候,岛上一片忙碌,人来人往。在码头上,正有一队队的工匠和民夫们在赶建箭塔和棱堡。过了码头,岛上的田地里则有许多百姓在赶着播种。这些人都是上次立下军功的将士的家眷,上次立下功劳的将士们除了获得财物等奖赏外,李璟还把夺下的大谢砦诸岛的近二十万亩岛上耕地,除了留下沙门岛的那些耕地做为荣耀象征的勋田外,其余的全都按军功奖赏了下去。战功多的将士得田一二百亩,少的也有十多亩,平均下来,沙门镇军人人几乎都得了二三十亩地。
土地在这个时代就是最珍贵的物品,钱财虽重,可却不及百姓们对土地的那份特殊感情。李璟这次赏赐下二十万亩土地给军士们,立即赢得了全军上下的一致交口称赞。二十亩地,按市价,也不过是二百贯钱左右,可在大家的心里,这可比钱重要的多。一得到土地,虽然春耕的最佳时期已过,可将士们的家眷还是都纷纷赶到自家的地里补耕,一片热闹。
陪同的张宏有些心痛,二十万亩地啊,如果做为军囤,一年那就是将十几二十万石的粮食收获啊。现在却一下子全赏给了下面的将士,虽然赢了人心,可镇上的损失可不小。
李璟一边走一边还不时的和地里忙碌的将士家眷们聊上几句,问一些种子农具是否都到位,耕年租借是否顺利。打井开沟的计划做好了没有等。
看到张宏的表情,自然明白他想的是什么。
“有恒产者有恒心,这句话我一直觉得很好。二十万亩地虽然产出不少,我们现在赏赐下去看似一大笔损失。可你得从长远来看,大家有了地,你说大家是不是就扎根此处了,以后是不是就和我们从此一心了?从此以后,沙门镇是我们的,也就是大家的。咱们心往一拧,劲往一处使,团结一处,如此沙门镇才能聚起一股子力量。”
要想让百姓士兵拥戴,光是赏钱赏物还是不够的,那不是长远之策。只有把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了,那么大家才是真正的一家人了。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是什么?土地。对于这样的时代来说,土地永远是最珍贵的。王仙芝起兵,打的旗号是什么?天补平均,不就是给那些无产破家的百姓们承诺分地分钱吗?
到后来的李闯王,不也是打土豪分田地,连后世的太祖不也正是用这分田地的绝招,取得了绝大多数贫下中农的拥戴。历史早已经向李璟证明了,土地永远是百姓们最渴望拥有的。而眼下大唐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天下,土地兼并早已经极度严重,无数的百姓都成了无地百姓,成了别人的佃户甚至是奴隶。
沙门镇只要把土地分给下面的将士,乃至将来拥有更大的地盘后,分给普通百姓,那么就永远不必担心得不到大众的拥戴。光把田地留着自己用,或者只分给那些军头文臣们,这样做的结果,不外是走北朝魏齐周几个朝代的老路,只会武出一群群的门阀以及集团来。
更何况,有了土地,百姓才会扎根土地上,也就不会再四处流窜,甚至参与民乱。民稳,才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