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页

晚唐[校对版] 木子蓝色 1737 字 2022-11-12

“看我这一说话就忘记时间的毛病,妹子咱们下次有空再聊啊。”

“大姐你先忙去吧。”

走出钱庄,郭涛都不由的轻抹了一把汗水。

拿着换好的钱,两人直奔粮管所,这也是新的官衙,专门管粮食的。最近登州的各种物价都大降价,特别是粮价,一斤粟才十文钱,麦十二一斤,大米十五一斤。其它的也都是大降价,一匹绢价一千,布五百文。绢价上涨了些,布价却跌了许多。

物价大跌,甚至跌回了二十年前,但大家的工钱却没有跌,登州的最低薪水还是一千五百文一月。就算最低的薪水,工作一月也能换一百五十斤粟了。

不过随着新物价出台后,也多了许多新规定。比如这买粮食,就不能随意的买了,必须得到粮管所来先拿钱换取粮票。

粮管所规定,按黄孩、小男、中男、成丁、老年五个等级制定了粮食标准,分别是三岁以下黄孩月标准给粮一斗五升、三岁以上十岁以下称小男,月给粮三斗,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称中男,月给粮六斗。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称成丁,月给粮九斗。五十岁以上老年,月给粮五斗。

按这个标准,镇国军下在册百姓,只要凭户口本身份牌,便能以平价购买粮票,然后在任意登州境内粮店购得粮食。

不过,镇国军的粮价是实行阶梯价,标准内是按平价,但如果超过标准量,超标三分之一,加价一成,超标三分之二,加价两层,如果是超过定量一倍,那就是加价三成。再往上,就得按双倍粮价。每往上超一倍,就加价一倍。当达到三倍标准时,就是三倍价钱,且规定,最高不得超过三层。超过,再多的钱也不给粮票。

而那些饭店、酒楼的购买粮食不用粮票,但也有份额,且比普通百姓的粮价要高出许多。在饭店用餐,不需要粮票,但会很贵。

特别是对于酒和茶,都是专卖,并加收重税。不过盐的价却是降了许多,一斤盐,只要两文钱。

而且郭涛听说,镇国军镜内所有的粮食,都不得出境。一经查处,就是重罪,得送往辽南劳改。而其它商人从外地购买的粮食要从登州过境,也得征收重税。

总之,登州辽南现在粮食很便宜,但也只是相对的。粮食都有定量,虽然这个量都有富余,但却不能够倒卖粮食,倒卖超过一石,就要入罪。吃不完,可以把粮票退回,甚至粮管所还会补偿一点利息。

有了这些详细的规定,和镇国军仓库中的那些丰富的存粮后,粮价才能顺利的降下来,并且一直维持下去,并且带动其它各种物价开始大量下跌,恢复到了宣宗朝时的水平,甚至还要低些。

如今的镇国军境内,粮票是最值钱的也最稳定的,然后是铜钱,还有帛、钞票,另外还有金银币。

一千文钱等于一金币也等于一匹绢,等于一百斤粟米粮票。一金币也等于五个银币,一银币二百文钱。一匹绢也等于两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