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有些惊讶,小医仙林月如来做什么?
“西院的那位有了!”桂娘嘟着嘴道,虽然她也曾经想和其它的妾室们搞好关系。可实际上,到现在,除了和婉儿关系好,其它的那些女人每个对她都有些冷淡,表面上看似尊敬,但心里却没有几个真正当她是正妻。虽然心里也明白,以夫君如今的身份地位,多纳些妾是正常的,可看着那些妾的身份一个个都是高高在上,如今除了新入门的没生儿子,其它的全生了儿子,一下子,她们对她的态度更是有些直接了。
西院的就是王惋君了,头胎生过还不到一年时间,居然又怀上了。李璟知道桂娘心里不喜欢王惋君,李璟也知道后宅中这位三夫人最有手腕。她出身高,长的又最漂亮,而且还生下了长子,眼下这么又怀上了,要是再生个长子,以后只怕真的不把桂娘放在眼中了。
他知道这样的后宅之事一说起来,就没个头。清官难断家务事,李璟一妻多妾,虽然有心多帮下妻子,可也不能做的太过。后宅的事情,还得是这些女人们自己处理。因此,就点了点头算是知道了。
李璟半倚在被上,“下次小医仙再过来,你让她给全家人都检查下身体。给娘和你还有婉儿她们,都开几副参汤、鹿茸汤补补,好好调理下身子。”
辽东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这三样东西,也算的上是辽东的特产了,大唐用人参,可谓是顶峰之时,诸多医生的方子中都有用人参,人参号能医百病。甚至有不少的药铺,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栽培人参园。
夫妻俩从在坑上随意的聊着天,桂娘半倚靠在李璟的怀中,一时感觉宁静不已。虽然其它的妾不论身世还是美貌都胜过她许多,还都生了儿子,可只要夫君不嫌弃她,她便觉得心里很甜蜜了。
好久,她才想起应当给夫君倒杯茶水。她倒了杯白开水,又加了勺槐蜜放到李璟面前。“今天婉儿听到阿娘和韩夫人说,打算把玉娘纳进门。”
这事李璟倒不觉得奇怪,萧玉娘乃是萧家千斤,又是韩夫人最小的女儿。要是早个两年,李璟自然是根本配不上她。但是现在,情况却反了过来。李璟不论是身份地位,还是权势影响,在整个大唐都是极高的。特别是如今几乎已经上了李璟的船后,更加急需更加稳固两家的关系。
兰陵萧氏眼下不但大量子弟在镇国军中从军,甚至在二十六县中也有大量为文职官员,并有许多子弟按家主的命令,到登州来读书、教习。而萧氏的商铺商队,更是与镇国军关系越发的密切,合作广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想利用联姻,来巩固这个关系,并不稀奇,世家就是喜欢这一套。
对于李璟来说,现在想把女儿嫁给他的人太多了,不说什么登州内的世家巨商,就是大唐的那些顶级名门望族、王侯公卿也不少。这件事情,甚至连李振盖寓敬翔他们还专门来和李璟谈过。他们都觉得,与这些有意联姻的家族们结亲,对李璟和镇国军的帮助是极大的。反正,只要是做妾,对李璟的后院并不会有太多影响。对此,李璟倒是也持赞成态度的,通过联姻,获得更多人的支持,还是有帮助的。
不过眼下听桂娘的意思,似乎对此也并不是反对的,不由的有些奇怪。
桂娘看到夫君的面无惊讶,便知道了此事他定然是早知道了。心头不经泛过一阵酸楚,可片刻之后又强忍下去了。这事情两位韩夫人提起的,夫君一向孝顺母亲,肯定不会反对。更何况,萧玉娘这位表妹,在登州也呆了快两年了,人模样好,性子也强,而且还有本事。和郡主以及那位于师妹和王月英姐姐,一起办的被服工坊,如今已经成了登州最大的纺织、染布、裁缝、制衣工坊了。她们的工坊拥有超过十万人的工人,光织机就有三万多架。
有时,她也很羡慕她们,虽然说有些抛头露面,可却实打实的做起了这么大的生意,比许多男人都强。虽说她早知道这工坊其实最大的老板还是自家男人,可毕竟一直是她们几个在打理。
同意萧玉娘进门,一来是她也无法阻拦,真要出口反对,不但没有作用,反要落下个妒妇的名头。二来,她甚至怀疑夫君和萧玉娘之间有了点什么。毕竟,西河郡主和夫君之间的那点事情,虽然并没公开过,但那点风流韵事知道的人可不少。而夫君的师妹于幼娘更是在李家一住就是一年多。不明不白的,这样住着,于师妹那点心思,又有哪个不知。
既然阻挡是没用的,不如赞成。以萧玉娘的出身和她的本事,说不定便能分了三房的宠。自己既不漂亮也没生下儿子,争不过那狐妹子,干脆,让萧玉娘入门,让她们这些妾争去。反正她也想明白了,只要趁着现在夫君还没有嫌弃她,努力争取生下个嫡子,她的地位也是无人能支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