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让李璟出兵,朝廷现在已经算是一再破例。
李璟原本担任三师之太傅,现在同时给他加三公之太尉。三师三公这样的职务,虽说是正一品的虚职,但却无比荣耀。大唐开国以来,也只有唐太宗李世民加太尉兼领司徒,同时担任两个职务。
而除此外,李璟任同平章事这个使相荣衔外,原本还担任着中书令,这次又加领侍中。
这些都是一再破例,可见朝廷现在对于李璟的忌惮。
河北、东北两道元帅之位外,朝廷见李璟兵马迟迟没有出动,心急担忧之下的李儇,更是亲自在延英殿上提出授李璟节度都使,节度十二镇兵马。
如果说授李璟元帅职,这还不算太过份,毕竟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都曾担任过元帅这样的职务。
但是节度都使这个职位,可就不简单了。
安史乱后,玄宗发诏令,以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把全国划分为四大作战军区,各以亲王为节度都使,担任战区最高军政长官。即: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区,以李亨兼任节度都使;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区,以永王李磷为节度都使;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节度区,以盛王李琦为节度都使;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区,以丰王珙为节度都使。
天下兵马大元帅其下便是四位节度都使,在四个节度都使之下,才是各道的元帅、副元帅,最后才是各镇的节度使。
当时天下的节度使稍少,每个节度都使统领的节度区内一般都是四到五镇。
而现在,天下有超过五十镇,天子将河北、东北以及河南、河东一部份共十二个藩镇划为一个节度区,以李璟为节度都使。
李璟一下子掌握了超过天下五分之一,相当于天下四分之一的兵马大权。
虽然,这只是名义上的,但这样足够震惊天下了。
大唐天国以来,这个命令,足以让李璟堪与李靖、李绩、李晟、郭子仪、李光弼相提并论了。
若不是封一字王不能如节度都使、元帅这样战后取消,李儇都已经准备给李璟封一字王了。
他面对的压力太大了,李璟和高骈手里的兵马,任何一人投入战场,都能马上对战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就是如此,朝廷明明有这么多的军队,还处于叛军后方,可却不能用。可知李儇这个年青皇帝心中的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