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好言安抚,优加赏赐,一面却又有一队队的士兵持刀在侧。
最后,不但各州县的文武官员全都解职前往辽阳‘学习’,而且他们的家眷也都被安排去了登州居住,甚至许多武将文官们的子侄,还被安排到了李璟的侍卫营中。
在李璟的身边,有一支侍卫军营,并不在各军序列之中。
也不属于特勤局之下,而在侍卫军与特勤局之间,随侍李璟身边,既为侍卫,又相当于随侍见习军官。
这支侍卫营便是称为三侍的亲卫、勋卫、翊卫,每卫设中将,左右少将。
亲卫,正七品上,勋卫,从七品上,翊卫,正八品上。
三卫共五千人编制。
在李璟的秦军,二、三品官员之子,补亲卫。
二品曾孙、三品孙、四品子、职事官五品及孙、勋官三品以上有封爵者及国公之子,补勋卫。
四品孙、五品及上柱国之子,补翊卫。
此外,立有大功得授八等勋章以及六等特别勋章的七品以下军官,可以补侍卫。
这是一支李璟麾下功臣子弟和官员子弟还有获勋军官组成的一支纯军官侍卫营,前身属于亲军营、侍卫营。李璟把这些各州县官员的子侄们弄到三卫之中,既是赏赐提拔,同时也是人质。
而对于原来各藩镇州县的军队,李璟将其中精锐者挑出打散补充进入各军之中,剩余打散,重编为各县团结营。
除此外,李璟还把这些州县之中的大户豪族强行迁往辽东各城。
多管齐下,瓦解各州县的本地豪强势力。然后,从大行台及各省抽调大批官员,前来接管各州县,并调一步份乡军前来驻防,同时,召集各地宗族乡绅出面协助管理地方。
在这些安排下,李璟走一地,就把一地的官员豪族送往东北,把他们的家眷送送往登州,把他们的子侄安排入三卫和各军之中。
到四月初,李璟已经率两万骑兵到达宋城城下。